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20447 26
2007-12-29

假设我和你一起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如果我告诉你说,我准备出石头,请问你会出什么?从大多数人的选择结果来看,出茧子的比例往往是最小的,而出石头的比例是最大的,请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以解释该现象。

如够你是哪个说要出石头的人,请问你实际上会出什么?为什么?

请进一步分析,言语是否能够在利益对立的博弈中起作用?为什么?

如果你对证券投资感兴趣,那么,你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大户能够通过骗钱或散布虚假信息来欺骗散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29 11:12:00

关于石头剪子布,个人推荐楼主看一下07年正在连载的动画《赌博默示录》,动画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石头剪子布的~

这是该部动画的介绍及下载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5916/

寓教于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9 15:16:00
楼主的胃口也太大了,你在后面说的问题没法使用博弈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9 21:18:00

其实,这种信息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在石头剪刀布的一次性和有限次游戏中,最优的策略仍然是,等可能的各出1/3,包括那个说要出石头的人。但是,对于非理性的游戏者就有无限多种可能。

致于证券投资中的股票推荐和虚假信息发布,有时是有作用,有时没作用,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不仅仅是发布信息,还要有实力大户或机构的拉抬股价的行为才能真正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9 11:36:00
骗线不同于股票推荐和虚假信息发布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9 13:23:00

我的感觉,算是随便说:

这个问题应该涉及到“声誉”模型问题——和重复博弈有关

根据相关的试验(试验名字我忘了叫什么Ax...),在即使只有唯一纳什均衡的阶段博弈的有限重复过程中,

按照基本结论,完美子博弈均衡结果应该是每阶段均重复相同的那个纳什均衡策略。

但是试验发现,多数采用了“针尖对麦芒”策略(Tilt-for-Tat),也即体现了楼主所说的

参与方看上一阶段对方做什么,这一阶段就模仿之。

好像最后的解释是这种策略具有某种稳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