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道里吆喝叫卖馅饼驴火造成的扰民问题属于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由于叫卖的同学必须使自己的声音大频率高到让所有的人听见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这种交易行为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第三方希望保持安静的正常权利,属于负外部性影响。
根据经济学规律,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产权不明晰造成的,让我们看看是什么样的产权不明晰造成了负外部性。在我们学校,四人间宿舍根本不存在被严格界定的真正属于个人的私人空间,所以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宿舍的其他人,比如打呼噜、磨牙、乱丢垃圾等行为,所以说在宿舍里就缺少严格界定的产权(其实在这里说个人空间更好)。
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把一个宿舍看做一个个体,那么楼道还是一个公共空间,就好比是一个小区里的花园,那么产权的界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在楼道的活动也可以影响宿舍内的正常权利,楼道内活动的损益还是难以找出具体的承受者。由于楼道是一个公共空间,那么我们可以将楼道的使用权看作是公共产品,即public good,依照公共产品的定义,公共产品拒绝某个个体使用的代价极大,而且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也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以我们的楼道使用为例,如果我们要完全拒绝卖馅饼的小哥进入我们的楼道,最简易的办法也不过是派人一天到晚在两个楼道口盯着,这其中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肯定要比我们受噪音影响造成的损失大多了。而且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我们在楼道行走不影响其他人的行走。当然要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是两百个人同时在楼道走,那么由于一个人使用必然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所以这时候的楼道就变成了一个公用资源, 即common resources。
既然楼道的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公共产品,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在使用公共产品时对私人产权产生的侵犯应该如何进行纠正呢?难道我们要反映给宿管部,让他们坚决制止此类行为吗?
不不不,饿了要吃饭,这应该属于刚性需求,而在宿舍里对食物的需求应该属于剩余刚性需求或者是转移刚性需求。有了需求,自然就催生了这种沿楼道叫卖的贩卖方式,而且这种交易行为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同学们外出就餐的各类成本,卖家也收获了利润,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虽然这种交易行为也造成了负外部性结果,但是如果贸然就强制取缔的话,那么那些对这种产品和服务存在需求的同学和卖家的权益都要受到损害,而且从个人权利的方面来看,宿管部乃至校级管理部门都不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行使这种公共权力。所以我们不应当像某些官员领导一样,脑子一拍就采取这种行政手段简单粗暴的解决表面问题,而实际上社会效益都会受到损害。那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呢?依照科斯的理论,应由双方的产出与损失的大小来决定,即如果卖家的经济产出能够抵消我们的损失,那么这种叫卖活动应该被保护,只是需要给我们以补偿;反之如果不能抵消,则我们追求安静的权利应受保护,叫卖活动将被取缔。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的,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产权不清晰,而且这种权利也难以量化,所以难以确定能不能抵消。
在规范化的经济生活中,大致有三种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1、公共产品私有化,对公共产品进行严格清晰地产权界定
2、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征税,以补偿利益受损者
3、在技术层面上创新交易方式,以减少负外部性,减少交易成本
具体的解决方式,要受到现实经济活动环境的影响,每个解决方式适合的事件要受到具体条件的影响,所以需要具体分析。让我们来一个一个对照一下。
第一个,设想一下,如果将楼道私有化分配给每个宿舍,由于发生在自己集体空间叫卖声影响了宿舍成员的权利,成员必然寻求补偿,在和卖饼小哥商议后,小哥也许会在自己盈利的额度内给予“地主”一定补偿,地主们理想的受偿金额当然是由自己权益受损的程度决定。且不论这种权利受损用货币来界定的难度,就算可以用货币计量,双方能否就金额达成一致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这种商议也是属于交易费用。又因为卖家不止要经过一个地块,这就造成了重复收费,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有些地主由于追求安静的欲望很高,愿意为此付出的成本也高,可能根本就不允许卖家经过。而最大的问题是他叫卖声音的传播区域并不以你私有的楼道空间为限,他完全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完成叫卖活动进行交易,所以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结论一句话:由于声音传播不受主体的载体楼道的限制,所以楼道私有化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有些如楼梯、厕所也无法私有化。
第二个,和上面有重复的部分,对私人经济活动进行征税,经历了第一个想必大家都意识到征税的权力不能由私人掌握,那我们就交给公共机构——宿管处来实施,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大爷大妈们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素质,我们假设他们是一个廉洁高效的征税体系。那么问题又来了,卖家的税额给全宿舍楼的人分,一人得多少?如果不分的话,提供一些给公共服务给大家够吗?大多数同学是否愿意因之忍受噪音?如果提高税额,卖饼小哥逃税怎么办?如何确定征税方式?如何确保不漏税?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必然要有征税成本,这又减少了本就不多的实收税额。如果征税机构鼓励这种贩卖以提高税额,那么我们又将忍受更强烈更频繁的噪音。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需要这种产品和服务的同学看来,叫卖声是一种信息,对于不需要的同学这才是噪音。每个人对于安静环境的追逐程度不同,安静环境带给每个人的效用也不相同,所以征税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补偿所有人的损失。结论:征税再提供公共服务返偿的方式能够补偿一部分人的损失,但是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解决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难以避免的弊端。而且就算我们联合起来成立维护自己权益的组织,与卖家谈判确定数额也是存在上面的问题,而且还需要付出组织成本和内部损耗。
第三个,既然这种负外部性问题来源于卖饼小哥的交易方式,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另一种交易方法,使得我们的困扰得以解除,又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经济活动呢?应该说比较困难。比如我们指定二楼的两个平台为交易地点,那么,一 需要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成本,因为如果这不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意见而是我个人的意见的话,那么二楼的集中市场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有需求的还是呆在宿舍等饼吃,这是卖家不能接受的(写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市场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形成的论断)。二 集中交易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宿舍靠近平台的同学可能会受到影响。三 另一方面,以前有需求的同学只要在宿舍等着,听到一声喊走两步就拿回来了,现在要去二楼平台,这增加了他们付出的交易成本。 那我们再换个方式,让卖家在网络或者社交平台上进行交易,然后再送到宿舍。这也解决了扰民问题,还一解卖饼小哥走街串巷之苦,可是不考虑平台的可靠性问题,我觉得我校学生虽然很喜欢网购,但是在校内平台上进行交易是一种新的方式,东门外的电话订餐,每天的送出量也是寥寥。这虽然可以解决负外部性也降低了交易费用,但是卖家是否会冒销售量降低的风险还很难说,而且卖家还要放弃自己经营多日的成果,其中有好不容易培植起来的固定客户和销售网络以及人气口碑。而且从市场竞争的方面看,如果只有这一家这么做,在他退出沿楼道零售市场之后留下的市场空白会迅速被竞争者填充。所以他还要考虑和竞争对手的磋商。整体看来,要求卖家改变零售方式的可能性不大。结论,改变交易方法有效益,但是更有风险。
所以我悲观的发现,我们经受扰民考验的情况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变数,原来只有一家时,大家没怎么抱怨,还感叹卖饼小哥抑扬顿挫的叫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有时候还模仿两句,我也买过好几次饼,卖饼小哥的服务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者的增多,声音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不满和抱怨也在滋生。如果有人因为逆反的心理而拒绝购买而且这种趋势发展引起交易量下降市场萎缩的话,恐怕也不是个好结果。在我写着的时候,还有卖馅饼的在吆喝着经过了好几次,竞争啊,越来越激烈了。
上文虽然有我的思考,但只能算是游戏之作而已,如果能引发大家的思考的话对我来说就是最好了。
其实我还想说一句感慨,在我们大**这种各个个体的各项产权都很少得到明晰界定的地方,处处都是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