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1307 0
2013-12-16

计量经济学相关文章评述

1 我国能源利用效益的计量经济模型 余祖松、许惠煌 能源利用效益是指整个国民经济能源利用效益,不能采用实物指标反映能源利用效益的高低,只能以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能源弹性系数反映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关系;能源消费强度反映的是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费量,一般用能源消费量与GDP之比来表示。 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产业组织理论,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1) LOG(IM) =C(1)+C(2)*LOG(PI)+C(3)*LOG(QC)+C(4)*LOG(T)+U1和(2) LOG(PI) =C(5)+C(6)*LOG(CMS)+C(7)*LOG(QT)+C(8)*LOG(IM(-1))+U2来描述我国能源利用效益,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有关假设,使经济关系数量化,并对模型进行了动态模型检验,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和预测能力。其中,内生变量能源利用效益(PI)代表:用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IM)用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表示。滞后内生变量IM-1为前一期工业占GDP比重。外生变量Q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QT代表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CMS代表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T代表时间趋势,以1985年为1,以后逐年加1。 文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样本区间为1985-2003年,以各年度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观测值,采用二阶段最小平方法(2SLS),在Eviews3.1软件环境下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如方程所示:

LOG(IM) = 1.9293-0.1648*LOG(PI)+0.1912*LOG(QC)-0.1253*LOG(T)

(4.92) (-9.6262) (5.3618) (-5.9768)

LOG(PI) =-15.5820-1.5813*LOG(CMS)+1.5270*LOG(QT)+2.8327*LOG(IM(-1))

(-5.6879) (-21.5747) (8.1636) (6.649)

本文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经过参数估计表明参数估计结果在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上均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模型的历史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全部被解释变量的事后动态模拟值序列对其实际观测值序列的均方根相对误差(RMSPE)小于1%,模型比较准确地模拟了能源利用效益在样本期间的动态变化,因而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预测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