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992 0
2013-12-17

農地流轉信託 安徽搶頭香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3.12.17 03:10  am

北京新京報昨天發表長篇報導,指安徽完成全大陸首例農地流轉信託,農民獲7成增值收益。這是海內外輿論普遍關注中國農地將如何流轉的問題上,第一個獲得證實的訊息。中通社轉發新京報的報導說,12月10日一輛農用三輪車從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帝元現代農業門前駛過。10月全國首單農地經營權流轉信託計畫落戶埇橋區,區ZF把5400畝地委託中信信託,信託公司再委託帝元農業作為第三方運營土地。報導說,困擾安徽宿州農業企業帝元農業近一年的融資困境最近終於化解,解決方案是由中信信託推出農地經營權流轉信託計畫,這也是全國首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專家認為,這一政策信號,為土地流轉信託提供進一步發展的路徑,但同時提醒,中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工作仍未完成,限制了大規模推廣土地流轉信託的可行性。目前中信信託正在資本市場上,為帝元農業的現代養殖場、設施農業、生物質能源三大項目募集資金。10月初,埇橋區ZF和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託」)簽了一份架構協議;10月10日,中信信託宣布,全國首單農地經營權流轉信託計畫誕生。信託期限為12年,試點地為安徽宿州埇橋區,可流轉面積達5400畝,中信信託方面透露,遠期土地流轉項目計畫將覆蓋2.5萬畝。土地流轉信託,是指以農村集體組織或農戶個人將農村土地使用權(包括農用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及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信託財產,集中委託給信託公司經營管理,從而定期獲得信託收益。「土地流轉不是新生事物。」埇橋區現代農辦副主任李大務說,「但此前都是把土地流轉給一些種糧大戶或農業企業,流轉給金融機構還是頭一次。」土地流轉出現在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推進,進城務工人逐年增多,農民與土地關係悄然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民脫離農業、走出農村,有的農民把土地或轉讓或轉包或轉租給別人。數據顯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國土地流轉量僅占承包地總量的1%-2%,90年代末達到4%左右,本世紀初,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浙江,則高達30%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