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外升值,我想这是国际贸易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一篮子货币政策”。由于我国贸易近段时间持续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导致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从而本币汇率上升,相对美元生值,美元贬值。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过国内需求明显过剩,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所以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虽然我国贸易顺差持续,但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太大,是政府的强制措施。
人民币对内贬值,我想这要从供给需求两方面考虑。从人民币供给方面,我过国际贸易持续顺差,外汇大量留入我国,正如报刊所言,央行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同时,由于央行对人民币回笼措施不够到位,过多人民币流向市场,人民币供给大于需求,结果自然导致人民币贬值,人民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从商品需求方面。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大量商品流向国外,国内商品供应不足。同时今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增长,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不大,国内因国际油价上涨受影响较大,从而石油影响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地膜价格上涨,它们又影响到粮食价格,同时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促使生物能源的兴起,从而粮食需求增长,推动粮食价格上升。粮价的上涨,推动其他商品成本的上涨,成本又推动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贬值。另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国内市场人民币供给过多,人民币流向房地产和股市,造成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这也影响到人民币对内贬值。综述,人民币贬值、国内通货膨胀是供给、需求、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联系途径在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经济。国际市场变化影响国内对外贸易,而贸易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影响国内消费、投资,而这其中,传导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是由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引起,当前通货膨胀虽然还只是结构型膨胀,但政府要继续推行各项措施机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用价格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出面全面的通货膨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1 16:04:2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