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2837 0
2008-01-01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如何培养?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市场份额的扩大,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培养与竞争。不少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就如何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时曾多次提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十分注重选拨和培养企业的各种领导人才。自80年代以来,董事长韦尔奇以其非凡的领导和经营才能,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克劳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西点军校”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世界上最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名列全球500强企业第9位(1998年),纯利润已突破100亿美元,资本利润率达25%

 

公司有一专门负责培训各类经营人才的经营开发研究所,名曰克劳顿大楼。据说公司每年向该研究所拨款约10亿美元。克劳顿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规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主要是以目前未担任领导职务,但已作为培养对象的公司职员为主的初级班;另一种类型是以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担任经理以上管理职务为培养对象的高级班。初级班与高级班又根据培养对象的及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细分为初级2类、高级3类共5种不同层次的班级。形成阶梯式自下而上的长期培训规划和体系。初级班中的第一级被称为:“领导者基本素质”培训,学员通常是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3年以下,经过考察被认为具有潜在领导素质的20岁左右的年轻公司职员。初级班的第二级是“未来经理发展”培训,其学员是具有发展潜力,在通用电气公司内得到过A级评价的2530岁的公司职员。第三级为高级班,主要培训对象是经理,他们在通用电器公司工作已有810年的实践经验,另外应是具备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资格者。第四级为全球经营管理者班,主要培训人员是通用电气公司现任董事。最高一级的培训对象是通用电气公司的高级董事。还会有相当人数的员工能够有机会在海外公司工作,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丰富经验。少数有潜力的员工还会被公司送到国外名牌大学进行深造。总之,通过各种培训,使员工达到一是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使自己始终处于新知识前沿,二是感受公司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和忠诚度。当然,增加员工的薪酬是不可少的,但钱是有限的,如果不断能给予员工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之提高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增加阅历、开阔视野,发挥作用,这将是对员工最大的奖励。特尔中国研究院负责人容志诚认为:“如何挑选人才对一个研究机构是最重要的。对于被挑选者来说他应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无论他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公司里;其次他应能够协同工作,能发挥团队精神;再者就是考察他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客观的评价一件事。我们所培养的不仅仅是一名技术人员,而是要让我们的员工都将成为技术的领导者,不管他是否长久地呆在英特尔。

 

中国企业怎样培训自己的人才

科教兴国、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中溶入全球经济、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基本方针,培养大量优秀的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人才是面临人世最紧迫的任务。因为我们要在两个大的市场上同时与对手展开角逐。一是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如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跻于世界500强,就必须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我们需要一大批掌握最先进知识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需要跨国型的企业家,他们不但要知已,更要知彼;二是在国内市场,必须尽快地深化国企改革,形成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的体制,以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渐趋融合、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科技兴市、科技兴商,人才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使人才适应瞬息万变的创新科技而不至于落伍,却是不少人所未意识到的。误区之一就是重引进、不重培养,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大学生、研究生在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二、三年内就可能有一半过时。如果不继续培训,不掌握新知识,就将落伍或被淘汰,发挥人才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引进人才绝不是锤子买卖。比学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更新,这就需要对人才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充电”,形成一种终身学习培训,不断创新进取的循环机制,否则一部分人才将会因为得不到新知识补充的机会而流失,有一些人才将可能变为庸才,也就不可能创造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误区之二:“资金用于产品上,可以卖钱,用于培训短期难见效益。”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国内不少企业的弱点:短期行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未来、长远。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唯有将长期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因为人才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说在中国加入WTO之间,这种情况还不甚明显的话,那么,当中国入世之后,中外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赛时,人才培养和使用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的作用将会显露无疑。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只考虑自己任内做出“政绩”,而不为培养人才积极投资,那么企业只会在低层次上徘徊或被淘汰。

 

培养人才,企业本身应该是主体。只有企业最了解市场动态和未来发展,最知晓需培训什么样的人才。近两年跨国公司已经把他们的培训中心、研究院搬到中国,那么我们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各种培养人才的体系。因为价值取向可以有差异,但发展经济、振兴企业一定离不开优秀人才。所以,转变观念、培养人才是最根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