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税合并”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定于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就此,争论了数年的“两税合并”问题终于尘埃落定,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
二、“十大税案”曝光
1997年4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6年10大涉税违法案件。这10起涉税违法案件分别是:“雷霆一号”专案,北京兴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偷税案,内蒙古鄂尔多斯“8.24”虚开发票案,宁夏“12.26”案,浙江诸暨部分珍珠企业检查及专项整治,江西毓英织造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无锡市金鸿基投资有限公司偷税案,山东临沂华鲁纺织有限公司骗取出口退税案,成都“3.1”特大制售假发票案件,宁波市江东鸿鹄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三、“燃油税”千呼万唤未出台
2007年6月,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将“适时出台燃油税”。这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国家何时实施燃油税的猜测,从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动议要开征燃油税以来,“何时开征燃油税”这个问题已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整整13个年头,但每一次,“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都让实施燃油税无疾而终,这一次会是又一次“狼来了”还是“真的要来”?
四、出口退税政策大调整
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降低。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
五、调低利息税和调高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一直议论便被人质疑要取消的利息税便没有取消。但是却作了大幅降低。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从2007年 8月15日起,我国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调减为 5%。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据称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1‰调整为3‰,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税率交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六、国税总局“掌门人”易人
新华社8月30日电: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湖南省副省长肖捷担任国税总局局长,国家税务总局掌门人易人。而其后,原国家税务总 局局长谢旭人调任财政部部长。
七、2006纳税百强评出,油烟味特浓
2007年9月8日,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在京公布。国有企业、尤其是资源型垄断性企业继续在百强中占据重要位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410.52亿元的纳税额继续蝉联榜首,中国银行位居第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国家开发银行,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分列三到十位。而各地烟酒行业、石油包括炼油企业以及大型酒业,对税收贡献最大。这表明中国的产业调整、节能减排和改善财政收入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八、个税起征点上调至2000元
时隔两年之后,最近,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再度对个人所得税法作出修改。根据修改结果,明年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的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
九、税官吃霸王餐征“小姐税”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福建省安溪县地税局因征收“小姐税”和吃“霸王餐”而整跑了外商。引起网上一片哗然。而此前媒体也曾报道过某税官用检查证作抵押,到商家赊东西不付钱。某县国税局长为女儿大办婚礼,机关关门,纳税人不能办事,叫苦不迭。在此更早时候,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学铭中医皮肤病研究所所长赵学铭教授,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言抨击“税商勾结”现象,并列举出税官安排七大姑八大姨在企业“吃空饷”、吃拿卡要报等种种不廉行为。呼吁治理商业贿赂莫漏掉‘税商勾结’。税务机关的行风和税官的形象再度引起民众关注。
十、2007年税收增收1.1万亿
据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介绍:2007年中国税收预计入库税款四万九千多亿元人民币,增收会达到一万一千亿元以上,增长三成左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税收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