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623 0
2008-01-06

1.标题:化纤对石化行业影响未来五年加大

作者:null auth

时间:2008-1-2

来源:中国纺织报

正文:

  中国化纤原料的瓶颈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因此,谈化纤原料,也就不能不说与之密切相关的上游石化行业。本文对中国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化纤等行业对石化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十一五”时期,化纤及纺织业将是对石化产业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大量从国际市场采购化纤原料将长期存在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我国政府和业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缓解化纤原料紧缺问题,但大量从国际市场采购化纤原料将是长期存在的事实。”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植艺对此解释道,因为就合纤原料而言,中国是石油净输入国,进口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目前,中国有1400万吨 合纤产量,原料需求涉及近4亿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如果中国年人均化纤加工量达到22公斤的水平,合纤原料需求涉及原油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7亿~8亿吨,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的可能性很小。而在人纤原料方面,由于中国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依靠国际木浆资源,解决人纤原料的供给也将是长期的发展战略。郑植艺认为,尽管大量从国际市场采购化纤原料将长期存在,但同时更需要国内上游石化行业加快发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化纤企业的原料需求,使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形成一个合理的使用比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竞争的最大优势在于低成本。而合纤原料所涉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因地域不同所体现出的开采成本、技术成本、制造成本,包括衍生物的制造成本,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再加上技术进步的因素,中国化纤业不可能去追求化纤原料全部自给的目标,乙二醇(MEG)就是典型的例子。

  全球石化产品将出现产能增长快于需求增长

  CMAI亚洲区副总裁DavidH.Witte先生在对全球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时认为,近一两年来,世界石化产品及塑料制品市场已全面复苏,特别是亚洲和美洲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

  据DavidH.Witte介绍,全球石化产品将在今明两年出现产能增长快于需求增长的现象,2008 年将为消化产能过快增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努力。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北美地区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亚洲产能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全球产能增长最快的当属中东地区。到了 2010年,全球石化产品产能的增速将达到10%.近一两年,全球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急速增加,供应商会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CMAI作为专业预测机构,对今后的走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DavidH. Witte认为,全球宏观经济的持续乐观,有利于石化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出现的波动应该是暂时的,这是市场进行存货调整的必然反应,不会对今后市场情况产生巨大影响。但不可否认,调整需要时间,估计今年内将会出现全面复苏。

  中国市场的需求在当今全球石化产品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未来的需求增长将集中在中国。正如D avidH.Witte认为的那样,决定全球石化工业的繁荣有几大因素: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是首要的,其次是海湾地区之外的扩产规模和速度,再次是产品链出现高收益的时机,最后是全球范围内的整合速度。

  “十一五”时期化纤纺织对石化行业影响最大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刘杰对影响未来中国化纤原料供需关系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7.5%,居民收入继续提高;中国的第二产业增速将超过第三产业,轻纺业发展潜力较大;同时,出口还将保持稳定增长,纺织品出口具有相当潜力。二是中国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制造业的繁荣必将扩大对原料的需求。三是国内原料供应存在瓶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四是贸易摩擦对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产生一定阻力。五是中国纺织品结构问题仍将存在,价格上涨空间较为有限,将直接影响上游原料行业。此外,人民币升值和原油价格走势都将对中国化纤原料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刘杰特别指出,在“十一五”时期,化纤、纺织业对石化行业的影响将最大。

  乙烯、甲醇、乙二醇等化工产品都是化纤上游原料,其发展状况备受化纤行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乙二醇作为化纤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受关注程度更高。据与会专家介绍,我国乙二醇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开始采用的是传统的氯乙醇水解法。此方法能耗大,产品纯度差,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适合大规模生 产。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业的崛起,乙二醇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装置有10套左右,总生产能力约为110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内部。2005年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约为24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需矛盾。

  “十一五”期间,在解决化纤原料的问题上,中国化纤业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规范、稳定、公平合理的原料供应渠道和交易关系。与会代表对此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调整商品、技术、资本、服务等多方面贸易内在结构入手,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仍然需要进一步开放和增加国际国内市场的融合度,实现和国际同行间的合作与共赢,同时亟待加快国内石化行业的配套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www.macrochina.com.cn


 

2.标题:透析服饰产业主力军团的战略走势

作者:null auth

时间:2008-1-2

来源:中国服饰

正文:

  当中国服装产业跨进品牌时代的门槛,一边是竞争残酷的国内市场,一边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创造”的品牌威名已非单打独斗可以铸就,形成规模效应、发挥集体势能,成为成长中的中国品牌新的战略谋划。

  “我们福建男装企业也要像几年前的温州男装业一样抱团出征CHIC2008,集体展示福建男装行业发展现状,形成规模效应。”面对2008年的第一场行业盛会,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良星如此表示。在他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是福建军团集体亮相的时候了。当中国服装产业跨进品牌时代的门槛,一边是竞争残酷的国内市场,一边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创造”的品牌威名已非单打独斗可以铸就,形成规模效应、发挥集体势能,成为成长中的中国品牌新的战略谋划。军团出征,在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早有伏笔,当年的“温州制造”就曾为一个时代写下注脚。新时代开启,各大军团整装待发,中国服装产业将迎来怎样的战略格局?2007年,福建、浙江、广东三大军团泾渭分明的战略走势已经拉开这场品牌竞合的序幕。知名品牌专家李凯洛先生与本刊一起透析服饰产业主力军团的战略走势。

  福建:品牌提升,化茧成蝶以“后温州现象”成名的福建军团,从二、三线市场起家,曾以“品牌文化+明星代言+央视轰炸+招商代理+连锁加盟”的创新温州模式全面渗透,创造了二、三线市场奇迹。随着服装市场整体发展步入成熟期,福建军团开始表现出进入一线市场的愿景,品牌战略则表现为多品牌结合以及品牌外部延伸的态势。力图抛弃草莽形象,扭转明星大于品牌的颠倒现象,开启一场化茧成蝶的品牌之旅。

  品牌时尚化、一线化是福建军团进军高端的底牌之一

  七匹狼旗下的年轻休闲生活品牌“与狼共舞”涉足商旅女装,个性时尚品牌马克。华菲脱离母体打造文化品牌系的做法可圈可点,代表着福建军团在一线时尚品牌上的不俗野心;虎都连续开办生活运动专门店,九牧王高调推出“动力先锋”运动系列产品,闽派男装集体转身“做运动”则显示出该军团在新市场空间中的强劲势头。

  营销前卫化、国际化是福建军团的另一张底牌

  七匹狼生活馆引领购物新时尚,立志塑造中国“POLO”形象;利郎米兰之行通过国际秀场反弹国内名气,欧洲之旅携手陈道明大手笔的广告巨制拉升“精致、简约”形象。福建军团正在转变粗糙的广告轰炸营销方式,开始探索更精细的品牌运作模式。

  无论是进军一线市场还是转变营销策略,福建军团的品牌提升之战对资金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于是利郎、九牧王、卡宾、劲霸等一大批福建男装排队上市的局面出现了,曾经的央视“2000万俱乐部”蓄势待发要在股市风云中上演一场晋江冲动。

  在支持前端变革的同时,福建军团也开始为更深入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做准备。利郎大手笔招募5000“子弟兵”,七匹狼矢志全面推行新ERP系统。对于这支中国服装产业的劲旅来说,发展已经由扩大连锁规模的攻城拔寨阶段进入到了提升品牌价值的精耕细作阶段。品牌表现、营销方式、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他们要脱离大批发商概念,走到浪尖潮头,完成化蝶之变。

  江浙:商业先行,以战养战作为中国服装产业最早获得市场先机的第一方队,江浙军团在掘得第一桶金后,大多走向了以服装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投资诸如房地产等更多与服装无关的领域,成为“温州商人”中的一支。本类品牌由于早期大规模引进西服生产线,以至于近些年来在国内西服市场呈现饱和之态势,无法灵活调整。齐顿、法派在OEM基础上的品牌提升似乎难以满足江浙商人更大的胃口,在去年发展高制造的努力不甚理想之后,该军团于2007年开始在更高端的位置探索商业运作与本类品牌的结合。这些早期获益者们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品牌获利,而是开始关注商业模式的整体运作。 将虚拟经营进行到底第二代休闲品牌将一个十分适合商业运作的经营模式——虚拟经营引入江浙军团,使这支老牌队伍焕发了新的生机。美特斯。邦威正在用强势终端建构自己的商业网络,森马通过“借网捕鱼”整合商业资源,而拜丽德则把塑造买手型代理商作为通向更深商业运作的起点。总之,江浙兵团的聚焦点已从工业时代的生产线转向了信息时代的商业经营。

  借势海外

  启动国际化战略,引进前瞻的管理理念,利用国际品牌的营销渠道和市场网络打入国际市场,让江浙军团获得了更强大的商业力量。据悉,夏梦与杰尼亚联手推出的新品牌彼雅泊将在意大利和中国全球同步上市,由此形成电影大片一样的全球商业“票房”,同时增加了品牌的国际基因,提升了品牌血统。江浙军团正在探索一条国际国内一网打尽的商业道路。

  聚焦资本市场

  当福建军团锐意打造“晋江板块”的时候,以商业眼光看待产业发展的江浙军团当然不会置身事外。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报喜鸟”上市当天股价的涨幅,而是温州市民营企业家对“报喜鸟”上市给予的极大关注——美特斯。邦威、森马、奥康、红蜻蜓等多家服饰民企相关负责人到深交所观摩“报喜鸟”上市,并与券商进行了接触。

  虚拟经营、海外拓展、资本运作,江浙军团的所有动作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商业运作。11月,温州商会邀请品牌战略专家为200多家会员企业负责人讲解商业模式。以商养商,用新的商业思想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战养战,用商业运作获取的利润开发新的商业品牌。江浙军团要在长期产能积累与商业积累的基础上再次崛起。

  广东:渠道品牌,价值制胜随着H&M、ZARA等真正的国际大牌大举来华,以服装贸易、批发以及伪洋品牌谋得一席之地的广东军团,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广东军团的企业资源倾向于终端的强化管理和高端渠道的掌控。擅长产品组合和终端活化,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追捧;渠道集中在消费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和次一线高档商场专柜或商业圈专卖店,不以规模称道,而以影响力制胜。结合已有优势,在渠道和价值上做文章成为广东军团的战略方向,连卡佛、迪生是其模仿的对象。

  强化品牌运营能力,用价值大推副牌不同于前两个军团对于资本市场的追逐,粤派企业虽然也在关注横扫2007年的股市风云,但是力度明显弱了很多。因为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品牌运营,而非资本运作。欧时力、卡尔丹顿等纷纷推出副牌,不断以新的产品品类和品牌形象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该军团在色彩、流行、终端组合等软势上的能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因此成为其战略发展的自然起点。

  代理国际品牌,建设渠道品牌国外品牌大规模进入,首当其冲的就是“伪洋品牌”,与其鸡蛋碰石头,不如以鸾引凤,以渠道优势成为国际合作者的首选对象,在合作中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运作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最终成就渠道品牌价值。甚至可能通过设计上的合作和融合,实现从“伪洋品牌”到“混血品牌”的价值升值。广东军团此举因势利导不能不被称道。

  三大军团的战略走势虽然各有千秋,但整体升级主题却不约而同。无论是提升品牌价值,还是大作商业文章,又或者打造渠道品牌,都是为了在新一番市场竞合中抓住机会,实现自我跨越。而从产业的角度看,三个战略趋向,又恰好形成了品牌、渠道和商业的互不之势,中国服装产业的成熟阶段已经来临。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www.macrochina.com.cn


 

3.标题:节能—2007建材行业最醒目的标签

作者:null auth

时间:2008-1-2

来源:中国建材网

正文:

  2007的建材家装行业政策频频,回头仔细看看,国字头的政策大部分都与节能环保有关系,看来2007年堪称是建材行业的“环保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节约能源法为我国科学发展再添法律利器,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这是中国继2006年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十七大再次把节约能源作为国家的战略之后的又一举措。新的节能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法规实施背景: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能耗高、能效较低问题突出,节能工作形势严峻。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4%的目标。要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现行节能法显然已不能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修改后的节能法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着眼于长远的制度规范。

  解读:《节约能源法》

  1、将节约能源确定为基本国策

  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

  2、政府机构被列入节能法监管重点

  首次明确了政府的节能责任,专门设置了“公共机构节能”一节,明确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对于政府机构如何节能方面,新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从预算管理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对政府机构自身节能提出要求。

  3、严禁“免费能源福利”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4、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修改后的节能法在“交通运输节能”一节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5、鼓励在农村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6、商品房销售应明示节能信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对于未明示节能信息的房地产企业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节约能源法》波及建材行业:

  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对于未明示节能信息的房地产企业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可见未来建筑建材行业对建材产品的节能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不合节能要求的一律pass掉,这样看来,好像对建材的要求更高了,实则是要求建材企业注重自己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可以预见,未来建材市场上,节能建材产品将是一大卖点,谁顺应政策,抓住了这个节能要点,谁的产品就能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水泥、钢材、石材行业是建材产品里高耗能高污染的几个产业,政府今年就对这几个行业下了节能降耗令,明年《节约能源法》的正式实施,国家一定会加大这几个产业的节能降耗力度,看来这几个相关产业未来的路还很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