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94 16
2013-12-26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
这段话是从网上摘下来的。它有个问题值得商榷,因为,如果没有改革前的这段曲折历史,可能根本就不必要搞改革开放,因为这段历史的存在,所以中国才不得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与代价去进行改革。所以它认为的“没有改革前的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似乎不太合逻辑。因为如果没有改革前的这段历史与“成果”,根本就不需要费心改革,走这个弯路,根本就可能在改革以前就已经实现了改革所要实现的状态了,就已经开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27 08:4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7 09:03:47
这段话省略了一切不必要的词语修饰,就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现实、阵地
实践探索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现实?又怎么可能是阵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8 08:30:25
龚民 发表于 2013-12-27 08:44
只有辨证法的否定、否定规律才能解开这个结。改革否定了改革以前的实践,并不是简单否定了改革以前的 ...
说废话每个人都懂的。
改革就是抛弃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必须根本否定。否则,改革就是三心两意,从而变成假改革。而“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就是对这个体制的根本否定的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8 09:2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9 09:04:46
龚民 发表于 2013-12-28 09:22
哈哈,你久懂辨证法!计划经济体制可抛弃,计划还是要保留使用,弥补市场看不见手的不足。
计划经济要从根本上打倒并不等于把一切计划都抛弃。就象公有并不等于公有制一样,计划并不等于计划经济。至于弥补市场不足,就是需要ZF计划的理由吗?恰恰相反,弥补市场之不足仍然需要市场手法,而不是ZF计划。ZF计划很有可能使市场更扭曲。比如ZF资助光伏产业,结果却使光伏产业严重过剩。这个算是市场不足还是计划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