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286 5
2008-01-07
 

 

开篇:

国美苏宁争霸 家电连锁进入寡头时代

 历时两年多的大中并购案在2007年年底终结了。苏宁宣布退出并购大中,两天后国美以36.5亿元全面托管大中,中国家电连锁市场由“三国鼎立”进入“两强争霸”的寡头时代。

 

2004,国美,苏宁,大中永乐四强鼎立到2006年国美并购永乐的“三国鼎立”时代,2007年末国美并购大中,中国家电连锁业进入了真正的“两强争霸”的双寡头垄断时代。中国家电连锁业大有向三国归一的垄断时代大步迈进的趋势.

国美与苏宁进入“两强争霸”的寡头时代对我们消费者真是坏事吗?寡头垄断真的一无是处吗?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按照教科书的书法,寡头垄断企业会利用他们的寡头垄断地位最大限度的攫去消费者的利,造成资源的错配,会造成无所谓损失.然而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来国美,苏宁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家电连锁业逐渐进入寡头时代,消费者本应看到的家电价格飙涨的情况却迟迟没有出现,随着出现的反而是中国的家电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降,消费者买到了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家电产品.这咋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事实确实如此,究竟事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囚徒困境以及垄断的诱惑在作怪了.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我们可以把这个例子放到国美与苏宁上来说,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假设国美和苏宁占据了中国家电连锁业各40%的份额,如果大家提高家电的价格,国美和苏宁的利润都增加了,但消费者无疑是受到了损害.表面看这样对国美和苏宁都有好处,但是只要仔细一想,这样会让其他占20%的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多的企业都会从新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国美和苏宁的市场份额,而且由于囚徒困境,国美和苏宁率先降价的将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更大利润,所以事实上国美和苏宁事实上都在降价,一方面是由于囚徒困境,因为谁先降价谁的利润和市场就更大,以及把其它企业排除出市场,最终实现垄断的心态,使我们消费者最终受益.垄断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谁最终实现了垄断,谁就是中国家电连锁业的王者,正是由于国美和苏宁都想尽可能的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吞并对方企业实现真正意义的一统三国愿望才使我们消费者最终受益.

国美与苏宁最近几天不断的竞争,不断的进行采购以及物流变革,采购上变革,在供应链上对厂家实施标准化影响,使得中国整个家电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它们都大力推行物流体系的变革,虽说是处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也从某种意义上推进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垄断竞争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是要是某一天国美或苏宁有一方真的成就了统一三国的霸业,那时我们消费者就该小心了,不过那时国家或许就出面阻挠,避免垄断真的出现,但国家干预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在笔者眼中或许是放宽对百思或沃尔玛在中国扩张的限制,那样对消费者不单是好事,对中国的整个制造业和物流业将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7 16:28:00

2008年8月1号,中国的《反垄断法》开始生效了,这样的寡头兼并,或联合将会有更大的限制。因此,将很难出现“一统天下”的情况。除非出现新新产业并掌握了该产业的技术,出现像当年的微软这样的绝对寡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3 16:54:00

我倒是在想,家电连锁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尤其如果放宽对沃尔玛等的限制,会导致百货大楼里的家电板块以及一些小家电门面的生存状况发生怎样一种变化,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小家电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4 12:49:00

楼主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

就是最后两家不一定需要竞争,博弈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实际上参与博弈的是商家和消费者。

换句话说,最后剩下两家,他们完全可以表面上竞争而实际上联合。比如说两家都有N多的过期的库存品。一家降价,大肆宣传要开打价格战,另外一家也随之价格“大跳水”。当价格压低到一定程度后(再低也不会没利润),消费者很可能因为羊群效应将表面上“物美价廉”而实际上并不需要的的东西搬回家。假如两家之间暗地沟通,以这种假象相互宣传。

而其结果就是商家都能把积压品清仓,换来大量的流动资金获得新的运营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2 15:07:00

作为在南京生活的人,我不希望看到苏宁输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 20:49:00
如果他们真的有一方真的垄断成功,那么就成了外企进军中国的时候,他们最好是这样较量下去,希望他们的占的市场份额在少点,希望别的家电连锁能在双寡头竞争中得到壮大,这样才能更好的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起码是家电连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