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改革之风吹满地。全国搞经济区建设;城镇化;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等等等等,一浪又一浪,一波又一波。
但A股基本纹丝不动。
看交易量。2009——2010年,4万亿救市,A股的日交易量最高达3000亿元(分别见2009.7.29和2010.10.18)。而整个2013年,A股最高日交易量为1900亿,而且几乎是下半年的最高点。也就是说,资金买入时并未放量,而是庄家跑路,资金撤离时,才放出了巨量。
上述数据反映了以下问题:
1、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仍然靠路径依赖————传统的、粗放的、高污染的、国有资本拉动的三驾马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把“新型”字去掉,才是事实。
2、目前的改革方案缺乏改革的定力和定数,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一个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一个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两者根本就不搭界,一定要搞在一起,纯属于左右手互博。资本市场最聪明,你玩真的,人家的钱就跟进;你玩虚的,人家就跑路。资本市场也是最短视的,你搞个4万亿,资金就跟进;你撤了4万亿,资金就跑路;如今你搞个左右互博,模棱两可,资金就只有观望了。
3、A股在全球外围经济环境大好,道琼斯屡创新高的背景下,还走出一波大熊市。2014年,美联储QE3逐渐退出,世界各国都缺乏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动力,中国的“钱荒'很难松动:
A股何从放量?
A股不放量,如何突破前高?
A股不突破,怎能体现改革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