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833 2
2008-01-10
资源替代与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
<style type="text/css"></style>

[摘要] 我国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形式是在企业、工业园和省市三个不同层次上构建生态链条,重点是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而对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替代模式,即从生产过程的源头就采用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的研究甚少。吉林省应该以优势玉米为基础替代石油生产生物化工材料和生物能源,以“资源替代”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中经评论·北京)一、吉林省实施“资源替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目前,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借鉴并模仿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同步推进企业内部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及城市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对资源利用实现“吃干榨净”和“变废为宝”。这种做法十分必要,但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上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二是超越国内现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胆探索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我们认为,吉林省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以可再生的优势玉米及其秸秆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发展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和生物能源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石油这一濒于枯竭的重要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化石经济所引发的环境危机问题,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层次,追求循环经济发展的更高境界。
  如果说,“吃干榨净”和“变废为宝”体现的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普适性,那么,以“资源替代”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首要方向则体现出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也是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
  从吉林省实施“资源替代”的必要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追求循环经济发展更高境界的需要。经济系统的运行建立在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基础之上,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自然界紧密相联,系统经入口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能量,又经出口将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向自然界排放。从输入端来看,与传统线性增长模式对资源的无节制索取导致资源危机相反,循环经济将“减量化”视为第一原则,即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重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预防废弃物产生,要求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来实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而“资源替代”则是通过现代工业生物技术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是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濒于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循环经济的更高境界。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将极大地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的发展。由于玉米产业处于农村和城市结合部、农业和工业结合部的特殊地位,因而,它的发展一方面可带动上游农产品生产,使农村的玉米种植基地成为工业生产的原料车间,并按照工业加工的需求及时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从而真正发挥现代工业对农业的返哺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从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和生物能源产业两方面拉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有利于解决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吉林省实施“资源替代”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实施“资源替代”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石油与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其它农作物均为碳、氢化合物,因此,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利用生物化工技术以粮食、甘蔗杆等高能植物生产燃料酒精、生物柴油及化工基础原料乙烯等。但由于受技术和成本所限,资源替代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近年来,以生物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迅速崛起,为实现资源替代、解决当前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化学工业未来发展趋势上看,是变更原料路线,从石油、煤炭等化石经济向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支柱的生物经济方向发展。从化学催化剂到生物催化剂的路线变更形成了新的可持续的碳循环。从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来看,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从资源替代的经济合理性来看,目前以玉米替代石油存在利润空间。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一样,玉米替代石油也必须算清楚经济账。经业内人士长期研究并跟踪市场得出的结论认为,只要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不低于30美元、玉米价格每吨不超过1400元人民币,玉米产品与石油产品相比,在成本上占有优势。三是吉林省玉米及其秸秆资源优势为实现“资源替代”提供了资源保障。资源替代必须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因而并非每一个城市或地区都适宜将资源替代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大,品质好,玉米商品粮量1000万吨以上,居全国首位。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干基资源量在1600万吨左右,而全国农村每年的佶杆量在7亿吨左右。目前在农村主要作为薪柴被烧掉,基本上没有进行工业化开发利用。据估算,每生产1吨燃料酒精大约需要5吨秸秆,生产成本约3000~3400元/吨。与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相比,每吨成本降低600~800元,效益明显。此外,吉林省玉米精深加工能力也具有明显优势,长春大成等国内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实力,玉米加工能力约65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这使吉林省以“资源替代”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首选方向、发展基于玉米这一可再生资源的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和生物能源产业,具有其它省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实施“资源替代”的基本路径
  

  吉林省以优势玉米资源为基础替代石油生产生物化工材料和生物能源,是实现循环经济“资源替代”战略重点培育的两个产业,也是实施“资源替代”的两个基本路径。
  (一)大力发展以聚乳酸为代表的替代石油路线的生物化工材料产业。目前吉林省发展以玉米为基础的生物化工材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TT聚酯纤维、氨纶、化工醇等。
  聚乳酸是由高纯度的L-乳酸聚合而成的一种聚羟基酸,以其特有的资源可再生性、生物完全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我国聚乳酸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开发情况来看,聚乳酸材料产业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里展开:聚乳酸包装材料、聚乳酸纤维材料、聚乳酸工程塑料和聚乳酸医用材料;PTT聚酯纤维是一种芳香族聚脂,作为一种新型聚脂产品,它具有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综合性能,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材料之一。PTT聚酯纤维可为下游纺织、内装饰工程塑料等相关行业提供材料;氨纶是一种高弹性合成纤维,主要应用于纺织、医用等领域。近年来,氨纶发展迅速,约50%的服装都添加氨纶纤维。我国市场对氨纶的需求量约占世界氨纶产量的16%,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空间较大;我国是化工醇消费大国,目前仅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年消费量就达400多万吨。以传统的石油一乙烯一有机醇路线生产,年需乙烯250万吨,相当于年消耗原油2000多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和乙烯生产能力的不足,使我国化工醇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进口量达300万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压力。而以玉米替代石油生产化工醇则是解决石油短缺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发展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能源产业。生物能源又称生物质能,主要是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来源。第一代生物能源主要是通过生物质废弃物的燃烧或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来发电或供热:而第二代生物能源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种植能源作物,从而加工转化成液体的动力燃料,并能够供现有或改装的车辆使用。目前生物能源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生物柴油和乙醇汽油。其中,生物柴油又被称为阳光燃料,它可以从油菜籽、蓖麻、大豆、速生林木材、麻疯果等农、林作物中加工转化而来。阳光燃料消耗后释放的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又被能源作物吸收,从而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和二氧化碳的封闭循环。
  目前,吉林市的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主要利用玉米资源生产汽车用燃料乙醇,而长春市可将发展生物能源的重点放在利用资源丰富且在农村主要被用作薪柴烧掉的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
  总体来看,由于吉林省具有发展生物化工材料和生物能源的玉米原料、劳动力、土地和电力等方面优势,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好政策环境,有可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投资建设或合资合作,使吉林省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和生物能源产业基地。
  
  三、实施“资源替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从目前来看,除巴西燃料乙醇的成本可以与汽油相竞争外,其它国家生物燃料的成本仍然较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而巴西政府为培育燃料乙醇对石油的替代能力在10年时间内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美国、德国等国家在燃油税收方面对生物能源也都提供很大的优惠。对于吉林省而言,随着国家对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改造项目。建立在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资源替代”战略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无论从替代石油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或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吉林省都应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省内相关部门也应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多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此外,政府还必须积极引导我国生物化工和生物能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因过热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隐患。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更不应该全国各地区一哄而上,跟风行动,因为它涉及到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规划和引导,确保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搭建开放式技术研发及应用平台。“资源替代”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先进技术、特别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支撑和推动,先进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直接决定其发展进程。目前,技术瓶颈仍然是制约资源替代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核心技术(如酶制剂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的大公司手中。为此,我国政府应增加相关的研发投入,并与发达国家开展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除引导中科院所属院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参与技术研发外,还应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资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快速消化吸收,搭建技术平台。该平台的主要任务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及信息传播交流等。其中技术开发平台的建设可由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部门组成市场化、开放式和可流动的研发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目标管理为主要模式,组织国内外相关人员进行联合研发。通过整合国内外研发资源。集中力量开发并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核心技术,为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长久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法律支持和保护。目前,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利用立法手段支持本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德国政府在1993年就修改了《基因工程法》,从立法上为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保障。美国则出台了《知识产权法》、《技术转移法》和《技术扩散法》等相关法律,不仅对技术发明创造起到了积极鼓励作用,而且对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形成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开始实施,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除此之外,吉林省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予以立法保护。从目前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应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二是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制定使用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强制性标准。

( 当代经济研究, 孙育红,王学军,张志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3 14:06:52
多谢了,正需要吉林省能源相关的材料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15:40
内容空洞,没有现实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