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36kr.com/p/208780.html
编者按:本文来自方军投稿,跨界于内容与技术, 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现任现代移动数码 CTO ,公司旗下有 iBloomberg 彭博商业周刊、iWeekly 周末画报、iArt 艺术新闻等知名移动媒体应用。自2003年起运营有“思维的乐趣”,欢迎关注“思维的乐趣”公众微信号,搜索“思维的乐趣”或微信号“mindmeters”。
如何理解互联网,是我们当下需要应对的重大议题。要理解互联网,我们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事件和仅对事件做出短线的反馈,而必须尝试了解互联网、社会网络、科技产业、信息媒介的脉络。几年前,我们曾尝试列出洞察社交网络的二十本书清单,如下,则是重新梳理的 2014 版,它或许可以用来帮我们理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为什么在做着实践操作的我们,要读一些看似理论性的著作,而非那些更偏重实务型的?实务型的书籍其实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实际情况总是千差万别,而理论性的著作却在更根本的层次帮我们理解所要应对的议题。
这个清单,绝不局限于当年出版的新书,也包括那些有经典影响的著作(部分可能已经绝版),同时又不断地迭代更新,以包括最新的著作。所有的荐读为全新撰写。这次的遗憾是,虽然移动互联网和 APP 经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的手机都装着一些 APP,但是,却还没能找到一本研究 APP 的著作。最近看到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一本《APP 一代》(The App Generation),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关于 APP 的书,而是关于新一代年轻人的书。
1.《信息的社会层面》,[美] 约翰·希利·布朗、保罗·杜奎德 / 著,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0 月
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 John Seely Brown, Paul Duguild, 2000
这本书是一本被严重低估的著作,作者布朗是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著名的施乐研究中心(PARC)的主任,杜奎德是在伯克利和 PARC 同时任职的社会学家。把这本书列为“洞察互联网的二十本书”2014 版的第一本,是因为,二位作者十多年前所讨论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正再次变得重要。
“过分专注于信息造成了对社会环境的忽视,但正是后者有助于人们理解信息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信息很重要。”
2.《当下的冲击:当数字化时代来临,一切突然发生》, [美] 达格拉斯·洛西科夫 / 著,中信出版社,2013 年 10 月
Present Shock: When everything happens now, Douglas Rushkoff, 2013
看到当下的冲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它的缘起,它源自于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 达格拉斯·洛西科夫在书封面上被赞为“麦克卢汉的接班人”,我们没有推荐麦克卢汉经典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而推荐这本,是因为,我们现在无时无刻都在经历着“当下的冲击”,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 以及手机上推送的讯息,都是当下的冲击的表现。这不是一本容易的书,它的命运极有可能是书名作为词汇的影响远远超过书中的实质内容。《当下的冲击》究竟会造成多大的冲击,我们不妨过些年再回头思考。
“我们的情况更像活在某种心猿意马的‘当下’,放大了外围力量却忽视了眼前事物。由于不得不临阵磨枪,应对那些即时发生的、可能扰乱我们的外部影响,我们制定计划的能力被削弱,更别提执行计划的能力了。我们无法在此时此刻安顿下来,而是疲于应对冲动和压力的困扰。”
3.《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美] 迈克尔·塞勒 / 著,中信出版社,2013 年 1 月
The Mobile Wave: How mobile intelligence change everything, Michael Saylor, 2012
这本书算不上五星级推荐,但是所有移动著作中值得推荐的一本。相关的书籍还有恰克·马丁从营销视角出发的《决战第三屏》(The Third Screen)与《决战移动终端》(Mobile Influence)。
“科技是酸性的,它将烧毁在经济、工业和产品中累积的低效率。它溶解了产业链中多余的环节,缩短它,减少成本和时间。它删除了层层中间环节,并且让人们看到腐败。科技的酸性腐蚀了所有多余的东西,改造事物,然后只留下能够承受它的核心和精髓。”
4.《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英] 维克托·迈尔 - 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年 1 月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Kenneth Cukier, 2013
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而有争议的词汇,《大数据时代》是一本有争议的书。争议在于,多数著作要么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要么让我们感受到压力,变化来了我们要行动。这本书作者做了很多的阐述,却始终在挑战我们的认知:要放弃因果,相信关联?因果是深嵌在我们的思维中的事物,我们都没准备好放弃。但我们总是要思考,这本与我们常识相反的书,是不是可能说对了?
“社会(因为大数据)放弃了寻找因果关系的传统偏好,开始挖掘相关关系的好处。寻找原因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一神论,大数据推翻了这个论断。”
相关书籍:《信号与噪声》,纳特·希尔弗 / 著。这位统计学家发现,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活动发展得并不顺利。
5.《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美] 保罗·莱文森 /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 月
Cellphone: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 Paul Levinson, 2004
保罗·莱文森是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他可能更配得上得上新的麦克卢汉的赞誉。我们且看看他多年前的乐观主义预测,我们就活在他预言的现实之中:
“独立于手机的互联网,开发了海量、多样且容易检索的信息。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不但能够获取这些信息,而且能够与任何人交谈——在阳光下、大海边、山顶上或城市中心的繁华街道边,想和谁交谈都行。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不再二者必选其一:信息或现实、交谈或自然。那真是……鱼和熊掌二者皆得……”
6.《数字化生存》,[美] 尼葛洛庞帝 / 著,胡泳、范海燕 / 译,海南出版社,1997 年 2 月
Being Digital, Nicholas Negroponte, 1995
这本数字经典不用任何解释,值得一再被阅读和思考。
“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
7.《小块松散组合》,[美] 戴维·温伯格 / 著,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
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 David Weinberger, 2002
戴维·温伯格应该获得和尼格洛庞蒂、凯文·凯利一样的地位,未能获得这样的地位可能是因为,他关注的问题不够宏大,但他的洞见至今仍可以用来预测互联网的发展。他参与创作 The Cluetrain Manifesto(线车宣言),但他最重要的著作,毫无疑问是《小块松散组合》,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之一。
“网络价值并不是来自于其整体运行的效率,而是来自于大量的小块内容,这些小块指向更多的小块。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不仅仅是将网页组织起来,而且还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人类组织起来。我们是网上真正的‘小块’,我们正在用自己仍然在不断发明创造的方式松散互联。”
相关书籍:《市场就是谈话》,[美] 里克·列文,克里斯托弗·洛克,戴维·瑟尔斯, 戴维·温伯格 / 著,中信出版社,2002 年 9 月,The Cluetrain Manifesto: the end of business as usual)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醒客(陈世鸿)/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 6 月
8.《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美] 凯斯·桑斯坦 / 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年 6 月
Republic.com 2.0, Cass R. Sunstein , 2009
凯斯·桑斯坦这几年在全世界和中国都相当出名,他的《助推》《谣言》《极端的人群》等相关著作均是超级畅销书。但是,这位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和政治系讲座教授所著的小书《网络共和国》,却很少被关注,这本书应该被列入理解互联网的著作,是因为它最早提出了“信息泡泡”的问题:信息随时获取同时带来“量身定制”而造成的信息窄化,这与民主社会的多元化特征是相悖的。众多人鼓吹个性化的优点,但很少有人思考桑斯坦所提醒我们注意的问题。
“事情的发展看来有点神奇,亚马逊或其他同类网站的推荐,品质都出奇的好,好得叫人惊诧。(许多人都是从中发现他们喜爱的新作家。)但人们可能因此眼界窄小,或只沉溺于固有的品味。例如,某个政治信念坚定者在网站上找到更多持相同看法的作者,并且被鼓励去阅读其他相同的见解,从而强化他既有的判断。在一个民主社会里,这难道不会造成麻烦吗?”
9.《链接:网络新科学》,[美] 艾伯特 - 拉斯洛·巴拉巴西 /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 4 月 (《链接 : 商业、科学与生活的新思维 (十周年纪念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年 8 月新版)
Linked: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 Albert-laszlo Barabasi , Jennifer Frangos ,2002
巴拉巴西这本《链接》并未引起多大的影响,这很让人遗憾,因为这是一本对所有的网络进行分析的著作,让我们全面了解网络科学,与之对等的,大概只有讲述复杂理论《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一书。巴拉巴西另有一本《爆发》有中文版。
“21 世纪初,一伙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发现,网络具有深层的秩序,依据简单而强有力的规则运行。这一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尚、病毒等的传播机制,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健性,以及经济体系的脆弱性——甚至是民主的未来。”
10.《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美]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 /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6 月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 Carl Shapiro, Hal Varian, 1999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这两位伯克利的经济学教授十多年前的著作,现在看依然有着预言意义。我们现在应该还偶尔读到哈尔·瓦里安的声音,他自伯克利退休之后,现为 Google 的首席经济学家。
“如果你想理解互联网对你和你的企业有何意义,你可以从百年前电话系统的建立中得到许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