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HENG90在2008-1-29 17:16:00的发言:学生还是不明白,别笑我笨:
既然劳动力不能称不能量的,"那么为了防止耗费掉的量与承诺的量不相等,"我就理解不了了.他们既不能承诺付出多少量,也就不能防止这种相等与不相等了.也就是说,工人既然不知道他有多少劳动力,又怎么能够说要承诺付出多少呢?而对于资本家,既然也不知道工人到底有多少劳动力,又怎能够妨止他付出的与承诺的不一样呢?
这是不是说好比是,我不知道我口袋里有多少钱,我怎么能够承诺说给你多少钱呢?反过来,你不知道我口袋里有多少钱,你怎么能够相信我会付出多少钱呢?如果要考察我实际能够掏出多少钱,那这种约定其实就与我原先有多少无关了吗不是?
还有一个问题,你说由量而考察力,那么,如何把量换算成力呢?比如,这个量是什么单位呢?这个力又是什么单位呢?比如,如果一个工人一天实际劳动量是作了十件合格的衣服.那么他的劳动力是多少呢?
你一点都不笨,批评得很对,我说不准确。
劳动力量没有具体的单位,直接说劳动力的这个量与那个量不相等,确实不准确。
我指的“不相等”指的是,同样的活儿,耗费的劳动力的量,工人会尽量多说一些(工人“承诺”的量),资本家会尽量少说一些(资本家愿意认可的量)。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但是能这样夸大或者贬低劳动中实际耗费的劳动力的量,也正是因为劳动力的数量没有具体单位,没办法称,没办法量。
你举的钱的例子很对,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在劳动力的交易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工人会说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付出了非常多的劳动力),资本家则可能嫌工人干得不努力(付出的劳动力太少)--所以,他们双方在劳动力交易中,要商讨出一个衡量劳动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规定工作时间,同时还要考察劳动力的效果。
--也就是说,工人不再向资本家去说自己多能干多努力,而是以工作效果证明自己已经在工作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耗费了多少劳动力),而对资本家来说,只要工人拿出了工作的效果,就必须承认工人已经付出了相应的努力(耗费了相应量的劳动力),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另外,我说的“量”,只是抽象意义上的一个数量,衡量的就是劳动力的多少,像“价值量”等,当然,劳动力也并不是种“力”或“能量”,至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力”和“能量”不一样--劳动力也可以相应的设置一个劳动力的单位来表示这种量,如果有这么个量,我想这个量应与工作时间和工作交果正相关才是--不过,我们的讨论,也没有深到这个层次,只是抽象意义上表述一下劳动力的多少,所对应的就是工人工作中努力程度,工作时间等。
再总结一下:劳动力的量,只是在术语上对实际问题的一种对应而已,所对应的是劳动中工人的工作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