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牛人们:</P>
<P> 鄙人最近写一篇题为“地方政府竞争中的西部大开发--一个新的角度”的论文,大家能不能给一些建议,发表一些看法?以下给出一些草稿,希望大家不吝赐教!</P>
<P> 政府基于公平原则,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得要素资源违反效率原则流向经济效率低的地区,以求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由于这种行为是期冀通过改变原先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以实现竞争优势的,故形象称之为逆“Tiebout”努力(主要从政府竞争角度提出,与梯度转移概念有相似的地方)。事实上,逆“Tiebout”努力从措施来看符合公平原则,而从效果或者实现机制上看却是遵循市场原则的。</P>
<P> (二)西部政府面临的政府竞争
政府竞争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概念。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如现实中所揭露的的政府恶性竞争,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采取实质性的措施;第二,在地方政府竞争中,西部政府又是处于劣势,需要中央政府予以转移支付保障。
对西部政府而言,又存在两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东部政府与西部政府的复杂关系。首先,在中央政府的作用下东部与西部有“结对子”的帮扶机制,同时由于东西部处于不同的产业梯度,梯度的转移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其次,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显然在竞争当中西部政府处于劣势;第二个关系是西部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西部省份相似的资源禀赋以及自然条件,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竞争对手。各地方政府之间面向中央政府的竞争关系使他们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和合作的渠道和动机,因而信息阻隔现象不免存在,竞争的“囚徒困境”很容易引发恶性竞争,结果不免是效率损失。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西部各省之间又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地方竞争各分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增进,可以共同构成地方综合竞争力。所以竞争合作是西部各省之间的主题。
(三)逆“Tiebout”努力的目标及策略
1、逆“Tiebout”努力的目标
根据一般理论来看,具体目标层次上,目标可以由以下几个条件构成(待修改,王绍光的观点):
(1)解决温饱等贫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2)将各地区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方面的差距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的扩散,促进要素的流动。
(4)谨慎处理劳动力流动问题。
2、逆“Tiebout”努力的策略
逆“Tiebout”努力不是哪一级政府的事情,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政府、西部政府和东部政府都要起作用。
(1)中央政府
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中央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限制政府之的恶性竞争,进行地方政府之间信息沟通,同时需要在出现利益纠纷时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2、继续对西部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并给予西部更大的政策自主权,使之能够根据本地分实际情况对转移支付的使用做出自行安排。3、实施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带来的不良后果。4、干部异地实习或者调动,将先进的经验带到西部。如将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调任陕西省长。
(2)东部政府?(尚未写)</P>
<P>(3)西部政府(尚未写)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9 2:13: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