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收购颐中地产 远洋地产梦断青岛?
2008-01-11 15:53:20
本报记者 贾海峰 北京报道
远洋地产(3377.HK)“鲸吞”青岛颐中的计划面临破产。
1月8日,远洋地产在香港发布公告称,因青岛颐中部分资产不实等原因,暂停对青岛颐中的收购计划。已经支付的1.045亿元对价,准备采取保全措施。
远洋地产公告称,双方于2007年10月26日达成的收购计划,应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而且收购完成的前提条件是双方之前签定的《主收购协议》资料真实。
但是在远洋地产对青岛颐中的尽职调查中却发现,青岛颐中部分资产不真实。据了解,远洋地产尽职调查人员发现,青岛颐中资产根本不够21亿元,只值十几亿元。随后,青岛颐中派人多次从中斡旋,试图一面提高公司资产估值、一面做出让步的方式来促成交易达成。但是双方谈判最终在2007年12月底破裂。
远洋地产公告称,青岛颐中对下属两个子公司不具备控制权。这两个子公司在之前提供给远洋地产的收购资料中曾表明,青岛颐中为这两个子公司大股东,具有控制权,但远洋地产派去的实地调查人员发现,青岛颐中地产根本不是这两个子公司的实际大股东。
另外,青岛颐中提供的公司资料中涉及的两块重要地块也不具备开发条件。这两个地块因为涉及海域权属等问题,无法立即进行开发。
据悉,之前有媒体披露山东泰山地产涉及青岛原市委书记杜世成案,而其间接控股股东正是青岛颐中地产。
从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青岛颐中地产目前最大问题是资产不清、股东纷杂。远洋地产之前收购青岛颐中地产时就曾考虑到这一因素,因而在收购计划中提出保留颐中地产品牌、人马,远洋地产以资金注入的方式进入,双方共分利益。这一收购设计表面上是在保护原青岛颐中地产领导层利益,但实际上也是远洋地产对公司底帐不清的顾虑。
2007年11月,远洋地产初次向青岛颐中地产派遣的财务人员发现,青岛颐中地产股东结构和资产状况远非之前提供资料所表述情况,而是十分复杂。随后远洋地产提出降低收购价格,但是青岛颐中小股东众多,不能对降价一事达成一致,双方谈判最终破裂。
据悉,远洋地产已向青岛派遣了开发管理团队。按照远洋地产之前战略计划,打算以青岛颐中土地开发为跳板,继续在青岛寻找土地开发项目。目前颐中收购面临破产,远洋地产“以颐中为跳板进军青岛”的战略计划也受到影响。
远洋地产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大股东中国远洋集团在青岛有基地和广泛社会关系,远洋地产之前也曾在青岛开发过项目,进军青岛是必然之举,不会因为颐中收购受阻而停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6 9:39:5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