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投仍将在摸索中前行
2007回顾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蓬勃兴起,主要的诱因之一是弱势美元,随着美元的贬值,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不得不寻找多元化的投资途径,以确保其国民财富不至于不断缩水,中投也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
不过,中投的起步并不顺利,今年5月,尚未成立的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无投票权股票,12月29日(北京时间),黑石在纽交所的收盘价为22.89元,中投此笔交易账面亏损约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此后,中投当然没有就此中止对外投资的步伐,而是先后动用1亿美元参与中国中铁(601390行情,股吧)的H股战略配售。近期更是斥资50亿美元入股美国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
像中投这类以国家的名义存在的资本,即便其寻求的增值路径和其他金融资本没有很大不同,但仅仅因为其国家背景就足够引起各方关注,中投公司是否可以借鉴已有的同行如淡马锡、阿布扎比投资局等主权财富基金的运作经验?如何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财富的增值?这更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遭遇的现实挑战。
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于9月29日挂牌成立。中投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1人,包括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以及2名独立董事。
3名执行董事分别为楼继伟、高西庆和张弘力。5名非执行董事分别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5个部委,其中包括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和外汇局局长胡晓炼。2名独立董事分别为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春正。还有1名职工董事尚未选出。
7人小组具体包括: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银监会纪委书记胡怀邦、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杨庆蔚、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其中,楼继伟任中投公司董事长,高西庆任总经理。此前媒体所报的央行副行长苏宁并不在7人管委会中。7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以及日常经营管理。
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作为中投公司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整体并入。
投资黑石
今年早些时候,中投公司非执行董事、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曾公开表示,公司将其2000亿美元资本金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对中国农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这两家国有银行拟议中的注资。中投公司另有三分之一的资本金已用于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购买资产,后者在国内最大的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中拥有股份。
按此比例计算,中投公司真正用来投资的资金只占总资本的三分之一(约合667亿美元),而公司的第一次出手也恰好选择了当时IPO的黑石集团。
资料显示,今年5月份,还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黑石集团30亿美元的股份(黑石集团6月22日在纽交所挂牌交易,每股发行价格31美元,中投以相当于其IPO价格折让4.5%的优惠价购买黑石的部分无投票权股票)。
8月中旬时,黑石的股价最低曾跌至22.04美元,中投的投资也经历了从浮盈到浮亏的大起大落的过程。12月27日,黑石(BLACKSTONE)在纳斯达克的收市价为22.98美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14%。根据记者的测算,中投对于黑石的投资账面浮亏约为五分之一。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分析指出,中投对于黑石的投资股份锁定期为四年,四年之后的行情如何尚难以预料。中投选择黑石作为投资标的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显然中投在此前的谈判中应该更主动一些,争取到更低的折扣价作为对丧失流动性的一种补偿。某种意义上讲,中投首战的失败是在为自己的经验不足而埋单。
积极备战 全球选秀
为了能做好充分的投资准备,中投公司刊登招聘启事开始为其运营招兵买马。包括投资、风险控制、项目管理、研究、合规等在内的总计24个岗位虚位以待,面向全球选拔人才。
公司招聘启事称,中投主要从事中国境内国有重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和境外财务投资(包括传统的资本市场产品和另类资产)。
从公司招聘网站公布的岗位分析,中投境外资本市场投资将包括股票和固定收益类证券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欧洲市场投资岗、北美和日本市场投资岗以及新兴市场投资岗;后者则包括基础产品投资岗和结构性产品投资岗。
前三个岗位,要求相应人员协助部门总监开展工作,执行相应市场的股票投资战略。后两个岗位要求执行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战略,并对固定收益市场的各种基础产品进行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50亿入股大摩
时值年末,中国投资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海外再次亮剑,12月19日,中投公司与大摩达成协议,购买后者发行的约50亿美元的股权转换债券。
屈指算来,这已经是中投公司成立三个月来的第三笔投资,此前的两笔分别是投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花费1亿美元参与中国中铁股份H股IPO。
12月19日,中投在休养生息了三个月后再次在美国上演资本故事,不同于以往的IPO思路,此次利用了大摩对冲资产后资金链条的紧张,拿下了大摩9.9%的股权。
资料显示,该可转换股权单位存续期限为两年零七个月,年利率高达9%,到期后必须转换成大摩上市交易的股票,转换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而参考价格由大摩12月17日开始的一周股价确定。
外媒热议中投投资摩根斯坦利:中国将买下全世界?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斥资约50亿美元入股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消息引起美国各大媒体高度关注。美联社在评论称,中投的资金“是给在次级债券投资失败的公司带来的帮助”,并“可能是次贷危机开始结束的迹象”。但法新社却引述一位美议员的话说,“这些交易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中国金融学家谭雅玲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中投入股摩根斯坦利是正常的经济投资行为,对于国外的评价,应该理性对待,不能盲目乐观。
楼继伟称“压力很大”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昨日在2007中国金融论坛间隙表示,中投2000亿美元资本金的年度付息压力很大,目前汇金控股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红只能解决一半的利息。楼继伟还分别否认了“中投公司购买澳新银行”和“帮助中国石化(600028)进行海外扩张”的传言。
2008展望
中投“在摸索中前行”
主权财富基金是从外汇储备中剥离出来的,仍由政府控制与支配,是多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保值增值是其投资的重要目标。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明确指出,将进行主要追求投资回报率的商业化运营。但要实现保值增值,特别是在海外投资中的保值增值,还将面临庞大资产规模和较高收益的双重挑战。
从基金运作来看,国际上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运作主要有3条原则:商业化、专业化与独立化。这3条在中国都不容易实现。商业化方面,中国一些海外投资举动经常被认为是带有政治色彩;专业化方面,中国缺乏国际化的基金运作人才;独立化方面,鉴于主权财富基金的背景色彩,在实际运作更难实现。
从投资对象来看,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表示,外汇储备将被允许投资于较目前投资的种类广泛得多的金融工具。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一些战略领域会是其中的一部分。”多数专家也认为,中投公司亦应通过“合理”增加黄金储备及买入石油、金属等战略资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按照1.6万亿元特别国债的规模计算,中投公司规模将在2000亿美元左右。近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趋势明显。保守预计,每年增加到中投公司的资产将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另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购买外汇进行运营的模式也将带来收益率方面的挑战。发债的筹资成本加上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大约在10%左右。而20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机构要持续保持这样的投资收益率,难度是“巴菲特”级别的。如此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运作,必然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关注,很难维持匿名性与私密性,因此投资成本会很高。另外,中投公司有投资于海外能源、原材料等战略领域倾向,往往会引起东道国各方面的猜疑,带来无形阻力甚至公开敌意。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还对外资并购设立了一系列的投资限制条款,这种限制还有蔓延至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投公司如何能够大象起舞,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