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7.太空中的电荷分布未必均衡
2014.1.2
每当看到支离破碎的地球表面我都会陷入沉思: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发现恒星表面的核聚变可能始于正负电荷的聚变,即光子的形成之后,上下地幔与火山、地震形成的原因也有了合理的解释:正负电荷是物质与星系之源!
形成上下地幔的热能可能来自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和交流,类似冶炼钢铁的电炉,与电炉不同的是正负电荷分别来自星球自身的聚集和星际交流。
太空4K的背景温度可能不是太空的一般温度,而是星系运行过程中吸收了广阔空间正负电荷以后残存电荷聚集为光子的系内及周边太空的一般温度。如此,才能解释太空4K的背景温度与电荷密度何以支持庞大星系时刻不停的聚变过程。
还有,超新星的爆发会释放大量的光子,星系的解体也会使大量的电荷回归太空,太空中的电荷分布本来就不应该是均衡的!如此,恒星不时爆发的电磁风暴与支离破碎的地球表面都会得到合理的解释:太空中电荷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聚变过程和速度的不均衡。过快的聚变速度会导致星系和星球的快速成长,行星表面的硬壳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的支离破碎。通过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最近一次地球的快速成长发生的年代。地震与恒星活动的关联可能决定于太空中的电荷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