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986 0
2014-01-04
移仓成长型小盘股是一季度获利保障

  上证指数2013年12月4日开始的平台整理之B-c段下行仍不能确立结束,短期市场领涨指数仍为创业板指数,故而规避周期性大股票移仓次低位成长型小股票,是一季度行情获利的保障。
  市场永远存在多头与空头的博弈,二者力道的涨消决定了指数的涨跌。这一阳一阴的力道,随着指数的起落涨消,周而复始延绵不绝。但市场是二元结构的,就指数本身也存在着一阳一阴的二元性,我们将大指数当作阳,则小指数为阴,当市场的容量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市场的存量资金已无法同时推动两类指数,此时指数方向上的分析即应另有偏重。二元论分析的内涵,是观察市场的涨跌力道作用于哪一方。哪个指数领涨,即应将仓位侧重于领涨指数所涵盖的群体一方。反之,若二者均呈趋势性下跌,则只能单向做多的股票市场则应减仓防范风险。
  就目前看,市场的走势依然在我们预期之中。当众人认为IPO开闸之后,小指数应该大跌应对,但事实上小指数的走势远比大指数要好。我们前面曾经提到,2014年的市场还是结构型走势,大指数不可能出现牛市,小指数则有可能持续走牛。这里面的根本逻辑是,其一去年下半年主流机构多布仓于该方面,低市值成长股流动性略差,是他们不易腾挪的主因,而背后的逻辑则是这批个股后面的高速增长,可能为颠覆传统观念的爆发式增长。其二是IPO开闸后除上市少数是国企大盘股,多数还是小中企业的新股。这些新股里,自然也有不少为创投介入的,创投类的皮衣公司哪个不是有道道的,通过IPO退出原始投资即是其套利之道。因此,不会有哪个皮衣公司,希望在股票上市时指数环境不好的。争取高市盈定位,必然不肯将代表小指数的创业板与中小板指数压力。所以,我们依然认为,一季度的行情,大小指数分离的情况可能更为多见。因此,至少在一季度里,在小指数方向所涵盖的群体中做多是合理的选择。其实,我们前面曾经讲过,令小指数群体中小板指数与创业板指数上行并不是难事,只要控制好其中第一权重股,很容易将指数塑造成强势形象,市场有了做多方向,并有一定的赚钱效应,就必然不会冷场。且新年度依始,资金的投资冲动还是有的,比较容易制造出局部热点以维护人气。
  但市场从来就有思维惯性,多数人十数年来看大指数,即上证指数的涨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很多主流机构,也更愿意以上证指数的涨跌论势并依其波动作仓位的增减。在这种情况下,一阳一阴二者的合力作用方向,即是我们在分析时考量的主要矛盾。所以,一般我们在小指数与大指数独立上行时,会在仓位上作出持仓比例上的控制,以防范可能出现的突发利空因素形成的合力下行。这类的防范措施其实也是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毕竟我们更愿意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利润。所以,在控制仓位的同时,要做的工作还有一项,是对所选标的物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个人认为,对目标个股的基本面研究同样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其中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公司本身的行业地位,以及财务数据的观察,都是成功动作投资项目必不可少的工作。
  从大指数的波动结构,我们认为小级次的反弹也不能认定为已经结束,周五的下行有外盘负压的原因。但此前曾经提示过,我们对本轮上证B-c段的下行,目标预期是2013年8月1日的上跳空隐性缺口。大指数的结构于月线上已是处于背离的位置,能不能大幅下行,决定于外力作用因素。但我们认为现在时点还没有到,国内的债务问题不在于总量多寡,而是在于展期成本。就目前看,一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并没有问题,而在一季度之后,可能因大国博弈而出现汇率方向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着手布局一季度的行情并无太大的逻辑错误,只是到了一季度之后五年期的长债可能出现问题,那时倒是真应该注意市场是不是可能面临风险。
  短期小指数如我们预期已站稳于60日线之上,在该方向上寻找产业发展方向与基本面良好的成长股,逢低吸纳做多并不会有多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