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假如某国的技术水平提高了,那么,该国的经济肯定有一个持续的增长。发达国家进入70年代以后,各国都充分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各国纷纷增加了对研究发明的投入,并且各国也加强了对专利的重视;但是,70年代开始,各国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却明显的下降了,请问,如何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0 21:30:26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七十年代前:经济从二战中恢复,实现的是二战以前和二战后三十年左右的科技的产能
七十年代后:石油危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二战中的剩余科技产能已经被发掘得差不多了,生产力提高变缓
那是因为经济滞长了,低通涨,低增长,和现在日本的情况很像的
这些都不是楼主想要的。
之间没直接必然联系。
你可能犯了后此谬误
技术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
好问题,单纯的技术进步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还要有资本\市场的配合
技术增长而带动经济增长是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的哦~
可是目前最大的情况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而且战争还在发生。虽然范围不大,可是消耗的钱物却比以前一场大战消耗得更多。因为~战争中使用的物品也贵了~
影响增长的因素还有很多,
技术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生产力
你用边际生产率来考虑就知道了
科技的贡献是不可能无限大的,达到了一定的边际就会出现递减了
这样的问题不好回答.
你说的是哪一国,数据支持是什么?
假设是什么?
关于经济增长,我有个帖子,回答了制度层面对经济增长的问题,有兴趣可以在WWW.JJXJ.COM.CN或WWW.XMKZ.NET/BBS的学术天下版看到.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说,目前我们经典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的资本、技术等等所谓的源泉都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甚至于连必要条件都是不完全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当然不能说有了技术进步就必然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的,当然更不能得出经济增长的结论。
目前关于充分条件的讨论还是一个欠缺,包括制度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推导过程都能反映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