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998 0
2014-01-06
摘 要:借力2010年亚运会,广州实施了“蓄谋已久”的城市营销,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亚运开幕式,传播了广州的城市品牌;通过亚运规划与建设,推动了广州的城市转型;通过地域文化资源评估,重新塑造了广州的城市文化;通过巧妙的财务运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广州;亚运营销;城市转型;城市营销
1. 引言
2008年至2010年,中国举办了城市营销的三大盛事:奥运、世博和亚运。承担压轴之作的广州,如央视体育评论员师旭平所说,“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举全国之力,向世界证明东方巨人已经强大起来的话,那么广州亚运会则是以一城之诺,让世界检验中国一座城市的实力和水平。”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这是精彩的16天,这是千载难逢的舞台:广州向世界展示一个有着22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与风采。海心沙“海洋之舟”、电视塔“小蛮腰”、“新荔枝湾”……亚运盛会使得广州光芒四射。
亚运会给广州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应。据专家测算,亚运会将拉动广州GDP数千亿。借力亚运,广州在2006年~2009年间,GDP先后突破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今年GDP将超1万亿,实现“五级跳”。
2. 营销主题:广州再“启航”
亚运开幕式就是广州的城市广告。11月12日,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亚运开幕式在珠江上的海心沙广场隆重上演,这场开幕盛典将广州推向了世界。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珠江流光溢彩。随着圣火点燃,激情洋溢的大型文艺表演《启航》向世人宣告:广州再“启航”。
海心沙的“海洋之舟”,在600名弄潮儿齐心协力的号子声中迎面驶来,惊涛骇浪里,航船时而抛上波峰、时而陷入谷底,浪漫激越的气氛贯穿开幕式全程,成就了全球最大的灯光奇观[1]。
广州亚运的营销重点放到了这座城市的母亲河:珠江。
亚运开幕式“以珠江为舞台”,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建议。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回忆说,当初汪洋书记提出开幕式能不能打破传统的举办模式,尝试在体育场外进行?能不能充分利用广州“水”的优势,在“水”上做文章,最好是在珠江上来举行。事后,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也说:“原本做方案,全都是说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后来接到在海心沙做开幕式的决定时,我感觉是遭遇了晴天霹雳。”[2]
“海洋之舟”建设在广州珠江新城附近的海心沙岛之上。作为创意的一部分,广州在这里耗资20亿元,搭建了一个面朝东方、即将起航的船形建筑。开幕式就在这艘巨轮的“甲板”上举行。舞台的下方,是经过治理的珠江水,世界最高塔、俗称“小蛮腰”的广州电视塔矗立其右,同样光彩照人的西塔则在对岸拨地而地,四周是早已装扮一新、闪闪发亮的楼群。
这是一次独具匠心的营销策划!之前,海心沙是一个广州之外没人知道的荒岛,广州决意把它打造成举世瞩目的焦点,让小小的海心沙成为广州新地标。亚运会之后,海心沙将建成广州最大的市民广场。而历任三届ZF、规划设计15年的珠江新城,无疑是亚运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根据市ZF的规划,珠江新城中轴线及其周边还将建造起“广州东塔”等一大批标志性商业建筑,最终要成为“辐射华南、联通港澳、面向东盟、影响亚太的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
在2200年前,广州作为一个城市开始发育的时候,珠江穿城而过,围绕着珠江形成了城市开发的基本脉络。从那时候到今天,这个格局始终没有改变。广州历史上是中国的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海洋文明的故乡。因此,当“海洋之舟”破浪而出,舞台左方的电子屏打出“走向大海、拥抱世界”几个大字,人们看到珠江重新焕发光彩[3]。

阅读原文,请点击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 ... paperID=98#abstrac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