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42 4
2008-01-22
据新华社电 (记者王莹)21日,沈阳市数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期末考试”。在此之前,沈阳市8000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沈阳市教育局前一阵儿决定,教学质量监测的对象不再只是学生,要扩大到教师层面,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5万教师“期末考试”

  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课改年级(包括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师共计49324人将参与此次“期末考试”。其中,高一、高二年级教师测试于14日至16日与学生同步进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于21日参加单独命题的学科基础知识测试及课改基本理论测试。测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高中教师成绩低于80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低于85分者不能获各层次奖励。

  师生同考不按成绩排名

  沈阳市教育研究室主任任荣辉介绍,“师生同考”并不是评价教师素质的唯一依据,其他竞赛内容还包括教学设计、专项基本功等,所谓“不能获各层次奖励”,仅指不能获本次竞赛的各种奖励。

  “‘师生同考’只是对教师进行的摸底性质的考试,不会按考试成绩排名,也不会大范围公开这些成绩。”任荣辉说。

  教师体会到学生的紧张

  “考试让我更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对将来工作有促进。”沈阳市第五中学高二年级数学教师徐毅超表示,切实体会到了学生考试的紧张心情。

  沈阳市第九中学高二年级语文教师孙娜娜说,平时备课没有时间限制,考试要在规定时间里答完包括作文在内的所有题目,挺紧张的。

  一些老教师坦言不太适应考试。一位50多岁的政治老师说,这次政治考试题量大,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关系,记忆力和写字速度难免下降,希望教育部门能对此予以考虑。

  对于“师生同考”,学生在新奇的同时觉得兴奋。“师生一起考试挺好,答卷中老师能知道哪些是学生的失分点,今后可以更好地教我们。”第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吴天石说。

  有人认为忽略了人文关怀

  “师生同考”引起了较大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师生同考”将把老师和学生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共同“追求”应试教育。一些观点认为,这样的考试是教育行政部门强制教师参加考试,并强制将考试结果与评优挂钩,忽略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 08:06:00

因有朋友亲历其事,对此事早就听说。沈阳有关部门颇以此举开全国之先河而津津乐道。报道中很多老师虽然也是多赞扬之词,殊不知私下怨声多多。如朋友转述一中学校长之言说,沈阳此举将使沈阳市的教育退后至少十年。且这一举动易使他们想起那浩劫中学生考老师的壮举来。

一同事儿子刚上初中,发现功课有点跟不上,后来才知道,很多同学在假期已经在补习班把功课学过了,而他没上补习班。老师直接告诉家长说要上补习班,当然老师有自己的补习班。

想起韩愈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想起中国当今教育,哭笑不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8:20:00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8:53:00

感觉不是很人性化,尤其对老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16:19:00
哈哈!挺有创意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