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226 0
2014-01-08

     从美国传媒产业的媒介变迁史中,可以总结出整个媒介渠道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历史上的两次重要变革,即1950年代的院线到电视机的变革,以及2000年左右电视机到PC互联网的变革。

    图表1:美国传媒的三个重要的渠道变更时代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传媒产业,年收入近1000亿美元的电视产业,以及年收入近500亿的电影产业,当然还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影视明星、导演……以至于难以具体刻画这一产业的任何一个领域。


    然而美国传媒产业又是如此简单,标志性的好莱坞小镇上,其实只有十三个主要“住户”:六大制片厂、四大电视网、三大经纪公司。正是他们主导了庞大的娱乐产业,深入了解“好莱坞”,才能真正揭开美国娱乐传媒产业发展的真正“秘密”。


    六大制片厂将电影卖到院线、电视、DVD等多个发行窗口,是其成功的秘诀所在。最为市场所了解的好莱坞是他们的大片,靠精彩、大制作的电影影响了全球。下图就是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从1948年到2007年的收入结构图,体现了好莱坞由严重依赖于院线,转变为院线、家庭影碟并重,最后形成了家庭影碟与电视网主导的格局。


    图表2:美国大片收入结构历史变化(经2007年通货膨胀调整)



    具体到好莱坞大片的利润分配,我们根据不同市场来源的收入和成本进行了匹配,证实了制片厂获得收入在不同窗口之间的分配比例。


    图表3:好莱坞影片的利润表



    早在1950年代好莱坞制片厂就开始给电视网制作电视节目(如ABC),1965年电视节目制作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到制片厂总收入的30%。此后电视节目收入持续增长,直到今天电视节目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电影贡献的收入,2011年六大制片厂一共获得了559亿美元的电视节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55%。


    图表4:美国制片厂电影和电视业务结构比重



    图表5:美国六大制片厂及其所属集团



    媒介集团的发展和重组起源于1985年,这与当时美国里根时代的政策监管放松有关,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在20世纪80年里根时代提出减少管制的政策之后,行业间的并购越发活跃,直到克林顿ZF时期出台《1996年电信法》,好莱坞集团与其他媒介的集团化融合加速,最终形成了以下几大传媒集团。最后一个完成并购的传媒集团是康卡斯特集团,2011年获得NBC环球51%的股份,并在2013年2月实现了剩余49%股权的并购。


    图表6:1985-2000年美国传媒集团并购历史



    今日六大制片厂在集团中的地位已不再重要。从营收比重上看,六大制片厂占母公司的比重平均在16%左右,而从制片厂部门的营运利润率来看,平均在7%左右。(数据使用上,Viacom集团的营收来自于Viacom和CBS两个上市公司营收合并(派拉蒙制片厂在Viacom上市公司实体中),时代华纳集团的营收来自于TimeWarner及其Cable部门两块的合并(华纳兄弟制片厂在时代华纳上市公司实体中)。


    六大传媒集团以影视业务为主导,出版等其他业务居于次要地位。电影和电视业务的贡献占据了传媒集团的主要地位,迪斯尼集团营收的60%营收来自于电影和电视部门,新闻集团的比例为63%,维亚康姆集团则高达92%,时代华纳集团为52%。相对例外的是康卡斯特,但是其65%的营收是服务于有线电视的Cable部门。索尼是一个例外,89%的营收来自于消费电子、金融等其他行业,因此,最近索尼的股东方提出业务分拆要求也在意料之中。不止是索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的股东也相继提出了进一步分拆出版等业务部门的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