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612 0
2014-01-08

        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Modern Economy》(现代经济) 2014年1月发表了越南西原大学(Tay NguyenUniversity)Le Duc Niem等人的研究论文, 分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的偏好多样性这一因素,探讨了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详情点击查看原文)。

          

        学者们认为,交易数量和产业内贸易份额的增加,是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还发现行业内贸易份额在两国技术水平相似时会增加,而且两国的贸易互惠收益是从三个来源获得的:内部规模经济、更多消费以及产品的多样化。

          

        目前业内已普遍认同,贸易集中在工业化国家之间,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IT)。比如,Bergoeing和Kohoe发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OECD)内部国家之间的贸易远比与组织以外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多得多。而Gabrisch和Segnana发现,欧盟(European Union, EU)国家50%以上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IIT)。为了解释这类贸易的特征,本文作者首先考虑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假设产品之间有纵向差异。其次,文中尝试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获取收益的原因。

          

        文中提供了一个2 × 2 × 2的模式:两个国家、两家公司和两种产品。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其中一个国家叫本国,另一个叫外国。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人均收入相同,还假设他们产业之间的技术水平不同。尽管在一个国家,有很多不同的产业,但各自产品的质量不同。这种产业的产品就是所谓“质量差异的产品”。

          

        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模拟游戏:本国与外国之间没有贸易障碍,两家公司都出售产品给对方。因此,竞争主要是围绕价格展开,我们还假设没有价格歧视。回到两个国家的贸易上来,本国购买外国的高质量产品,而外国从本国购买低质量产品。换句话说,本国消费者若是质量偏好型,就会购买高质量的进口产品,而外国非质量偏好型的消费者会购买本国的低质量产品。作者还推断出,如果消费者的质量偏好多样性不足,即没有消费者不注重质量,那么低质量的产品就会退出市场。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的偏好多样性,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http://www.scirp.org/),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