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创新导师,俺认为南岳耕夫算一个,至于多大程度上算一个,就看各位看官的评价了.
前几天,俺跟一个毕了业的学生在网上聊天,说到南岳耕夫,那学生说,知道啊,太熟悉了,不就是那个写生活多味诗,写完油盐酱醋,又写琴棋书画的,写完生活诗,又教唆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的,而且只要金奖银奖,不要铜奖的南岳耕夫么.可以说,在如今高校,像南岳耕夫这样能够被学生记得并念想的,有慈母胸怀,古道热肠的妈婆男老师,确实如濒危野生动物一样稀罕了.
记得当年,南岳耕夫第一次带领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金奖荣归,那可是意气风发,不是简单的春风得意,而是更复杂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人家回马一枪,他是回马一转,几乎转遍了省内兄弟院校,进校就传经,逢人就送宝,人家那兄弟院校的老师如获葵花宝典,虚心请教,立马研习.
俺用火眼金睛一看,那什么葵花宝典也不是什么妖魔大法,只不过一雕虫小妙计而已.就是跑到专利局或者专利事务所,在那故纸堆里翻寻,找一个没人要的估摸着有一点市场潜力的专利,然后找到一个潜在的投资者,一般是企业家商量,整出一个高新技术产品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人家企业家会提出很多问题,如市场需求呐,投资成本那,工艺技术那等等.你说吧,这南岳耕夫,就是一文科生出身,哪懂什么工艺技术,于是下工厂调研啊,这么一折腾,硬是把南岳耕夫整成了工艺专家,就差没评工程师职称了.头年,这葵花宝典真的算作创新,获得金奖不算冤枉.第二年,再找一破专利,如前法炮制.人家评委老师一看,这南岳耕夫,,这么也不与时俱进,还是什么葵花宝典,老套了吧,搞个什么狗尾巴花宝典也好,不能评金奖了,就评个银奖吧.这几年,南岳耕夫没消停教唆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但是江河日下,战绩滑坡.说句公道话,竞争太激烈了,就像电影里的国军说的,不是俺们太愚蠢,而是共军太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