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本周深沪市场协同香港市场的暴跌是全球金融市场普遍重挫的一个
自然反应,其背景是次贷危机集中爆发、金融信心受到重大打击、风险
溢价迅速调整回升的结果,后者被索罗斯评价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
济危机”。
全球市场针对信心危机的挽救措施已经紧急启动,22 日开盘前,美
联储宣布紧急降息75 个基点,受此消息影响,欧洲主要市场指数FTSE
和CAC40 指数分别上涨2%以上,美国市场在开盘补跌后亦大幅反弹。
导致A 股市场本周暴跌的直接导火索则和周一公布中国平安的大规模
再融资计划密切相关——在市场信心动荡、A 股市场已然走弱的背景下,
此一融资计划的获批和公布,我们判断与管理层前期关于“改革的力度、
发展的速度与市场的承受度相匹配”的既定政策不符,我们更加倾向这
是一个针对外围金融形势恶化背景下应对复杂局面的主动调控措施,其
目的在于避免游资出入引发国内资本市场大起大落进而造成对宏观经济
的冲击。
从短期而言,我们认为市场节前可在250 天成本线上下趋近止跌,
但一季度受到“非流通股解禁减持“预期的约束和外围市场不确定性的
反复影响,市场特别是大盘股的全面大幅反弹恐难于持续。
从中长期来讲:包括“双防”在内的主动性调控措施针对的是当前
中国经济的信心高涨和经济过热,这与美国经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信心
危机和信心挽救等被动性调控截然不同;也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简单
调控不同,按照“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统帅下的宏观调控,其基本
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
式的优化提升,资本市场理应也必然反映和服务于这种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们坚持2008 年联证策略观点:与2007 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
“全面快速高涨”不同,2008 年资本市场将更多地通过“结构性机会”
来体现宏观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内容,经过年初的快速风险释放和巩固
调整,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稳中求进”的全年发展格局:在结构性机会
中,我们看中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基础服务、现代商贸以及现代运输物
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机会,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青睐
医药、化工、化纤、家电、造纸、农副食品加工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行业的结构转换机会,对于有色、钢铁、地产、金融等强周期行业我们
更加强调“不求大、求好“的优质龙头把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