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中国政府网登载了国务院于7月9日批准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我们就其中的可能投资机会再次梳理一下。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充分挖掘,“十二五”规划作为市场热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非常充分了,最有内涵和想象力的就是战略新兴产业这个部分,7大战略新兴产业当中除了新能源汽车没有正式冠名的“十二五”规划出台(但类似于“十二五”规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经于2012年4月18日出台)之外、其他领域都已经发布过“十二五”规划了,市场对该题材的消化是很充分的。
这次国务院发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基本上是把前期已经发布过的细分行业的产业规划做了一个浓缩版的整理和提升,规整到七大领域打包出台,部分内容略有调整但大体上没有很大变化,和市场预期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出入。在这个主题已经被市场消化得很充分的基础上来看,要由此展开一波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大行情可能性不大。
那么,从什么角度可能捕捉到可能潜在的机会呢?一是从对比以前所出的规划和这次的有什么出入,细小出入可能会有细分领域的机会;二是从板块估值和成长潜力配比是否合理的角度来找相应的机会。
节能环保产业:看高端节能细分领域
总体点评:和2011年12月21日发布的《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相比大同小异,变化不大,这个领域市场侧重在环保上,未来看高效节能细分领域的机会可能更大些。
高效节能产业
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等产品;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加快发展节能交通工具;积极开发和推广用能系统优化技术,促进能源的梯次利用和高效利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业态。
描述范围更加精炼,原规划中“节能汽车”现在以“节能交通工具”替代,略微有所变化。整体来看这个领域炒作应该已经比较充分了,整体性机会较少。“节能检测和能源计量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领域可能有细分行业的机会,炒作还不明显。
节能领域可以按照市场理解思路归为智能电网、节能设备、建筑节能几个方面。
先进环保产业
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物环保技术工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及相关新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大力推进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探索新型环保服务模式。
基本上描述范围没有什么变化,略增加了“减震降噪设备”,还有“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的要求对整体的环保产业能级提升将有一定帮助和促进。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和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化利用原先该领域是放在“先进环保产业”前面的,这次放到三个细分领域最后面,可能重要程度略有降低。先前在细分领域中有一个“水资源节约与利用”,这次没有出现,海水淡化先前也在规划中属于列示的重大工程之一、曾经属于市场炒作热点,不在其列。
环保子行业由于市场认可度好、所以估值和成长性配比来看相对估值偏高些;节能领域虽然成长性要低一些、但估值相对合理;资源循环产业标的相对少,主业大多数不完全是该领域的公司估值不贵、但其他业务拖累成长。
环保领域关注行业龙头及存在新业务突破的企业,等待估值回落寻找买点。两类企业值得关注:1)龙头类企业,大气(九龙电力)、污水(碧水源)、固废(桑德环境);2)突破类企业,大气(国电清新、龙净环保)、污水(维尔利、永清环保)、固废(东江环保).
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节能设备需求依旧不旺盛。建议关注两类公司:1)能源价格改革对于计量类设备的需求,如各种智能表及信息采集系统,建议关注积成电子、新天科技;2)能源使用方式变化对于设备类的需求,如与天然气运输和发电相关的公司,建议关注华光股份、杭锅股份、荣信股份。
监测仪器方面,从传感器到仪器仪表到物联网产品单位价值急剧放大中,环保监测比治理行业提前反应国家政策,关注汉威电子;此外,以格林美为代表的废旧家电回收行业将迎来政策利好。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性机会
总体点评:该产业已经发布过的“十二五”规划包括,物联网、软件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通信行业、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电子信息制造业、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从规划定义的“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看,仍然还有些细分规划没有出台和明确、比如云计算,所以还有一定的想象空间。由于这个领域比较复杂,市场理解程度还只是在表面如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比较时髦的概念,对细分领域的成长性把握并不透彻,很多黑马可能仍然蕴藏其中,真正成长性突出的非概念性的个股会脱颖而出。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该领域的机会挖掘可能会反复而持续。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架构的信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带动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及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发展宽带无线城市、家庭信息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覆盖,普及信息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和2012年5月4日通过的《通信行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描述基本一致,围绕“宽带中国”战略的市场预期反应在将对光通信厂商、移动设备商、互联网设备商以及宽带运营商这些标的上面也比较具体和充分了,对IPV6概念的拓展和炒作在比较模糊的酝酿和展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