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346 93
2014-01-10
       近段时间以来,论坛上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愿意拿“考研基地”说事,潜意识中考研基地出来的学生就怎么怎么不好,我个人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来自考研基地怎么了?虽然来自所谓考研基地就读的学生本科就读的不是985、211这些名校,但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研究生,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势力,我们对这些学生应该加以赞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些人冷嘲热讽。即使所谓的名校,也不一定就干的比来自这些所谓的考研基地的学生干的好,更何况,全国的名校毕竟也就那么几所,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上985、211之类的名校。退一步说,所谓的中国名校,也只不过是矬子里面选将军而已!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那些来自普通学校,但经过自身的努力而取得成绩的学生!另外,我要声明一下,我不是来自考研基地的学校,也绝不是为自己辩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0 07:4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07:50:56
本人本科211,硕士同学就有考研基地的同学,没觉得怎么差了,反而都很努力勤奋。说实话名校出身成才率确实高,尤其清北本科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基本是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少数几所名校之外,学生间的差异并不大,尤其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山东河南等省来说并不公平。退回来说,我不认为那些对考研基地有优越感的人来自清北等真正的名校,因为优秀的学生本身都充满自信,的完全不需要通过比别人的歧视来寻找自身的优越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07:53:43
research 发表于 2014-1-10 07:48
楼主必须承认从统计学意义上确实如此。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个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为选材的成本极其高昂 ...
同意,只看学校名气,也许不算合理,但对于高校来说选到没多少水平人的风险会更小。毕竟要想真正评估一个人实力几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挺大的,谁也没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07:59:05
英雄不问出身,何必纠结于是否名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08:07:42
同意楼主的观点,没必要去纠结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总是在不断积极向上的努力,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好了。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清华毕业来美国的学生也是分成三六九等的,没有必要为那些无聊的标准争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