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海/文 前些天,赵菁从苏州沧浪区城管三楼的窗户走出了城管局。于是,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关系再一次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
这几年城管和小贩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主要话题,李志强被捅死了,尽管成了烈士,但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是为谁死的。为了全国人民吗?好像不对,我山东的市民并没有让你李志强来维护我们的生活秩序,他不是董存瑞,不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全体北京市民?好像也不对,小贩的存在是在满足一部分市民的生活需要,一部分购买力有限的市民需要小贩;为了小贩?那就更不对了,小贩应对城管的就两项措施:一是花大量的钱去租摊位,二是打游击战,不论哪一个都是小贩们不愿意做的,你说李志强是为了小贩,恐怕蚂蚁都会笑死。说来说去,李志强到底是为谁死的?那就要看看他是干什么的吧。城管是干什么?我看来看去好像就是来维持城市市容的。小贩们是干什么的呢?自然是通过占用城市空间在满足部分市民需要的基础上维持自己生活的。谁需要小贩这种职业形式呢?一方面是购买力有限的市民,这类人在大部分城市还是占一大部分的,另一个就是希望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的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且无力支付摊位费的人。谁需要城管呢,当然所有城里人都希望生活在整洁有序的城市里,但考虑到小贩提供的服务,更加需要城管的人自然是那些不需要小贩的人。谁呢?一是购买力强,不需要小贩提供服务的富人,二是把城市整洁看成政绩的官员。从现在立法的角度看,小贩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违法操作。城管的执法说到底是有法律依据的,尽管方式野蛮。因此,城管和小贩的是一对伴生物,说到底是由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理念造成的。
说到城市发展理念就应该了解一下城市的功能。在中西方的古代,城市一直是统治者政治统治的权力中心(城市在欧洲之所以一开始称为城堡就是出于政治原因),随着人口的积聚,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慢慢地超越政治功能。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成为了吸收农业劳动力的场所。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一个城市化过程,这是该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要过程。有研究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将会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措施。
城市的发展理念首先就表现在为了谁的问题。我们的决策者如何看待城市,是把城市看成一个目标还是一个人们生活的载体。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目标,那么他们要做的就是建造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惜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比如我们在一些中小旅游城市可以看到装修的精美但是被限制的公共厕所,可以看到城管部分的巡逻车不断地把一些桌子板凳煤气罐之类的东西运到城管局。如果把城市看成人们的生活载体,决策者的着眼点就应该是该市居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我为了什么面子。
当然,面子不是不重要,但是与生存相比,面子应该退居二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反映出决策者们对百姓的态度。是不是把穷人的生存当回事,是不是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存权完全可以通过决策者们对小贩的态度反映出来。
实事求是地说,市政府讨厌小贩是有道理的,为什么?第一、小贩不依法纳税,对城市财政的贡献极小;第二、小贩们到处流传影响了自己的执政形象,就像一个做父亲的讨厌那些不争气的孩子一样。另外,一些市民讨厌小贩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我不需要你而你还不断地在我耳边吆喝,打搅了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小贩们一般都不讲究卫生有碍观瞻,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当然,对于政府,讨厌小贩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小贩影响招商引资;对于城市富人他们讨厌小贩也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小贩扰乱社会治安。不过,我实在不明白城市里小贩多怎么会影响招商引资呢?对此我有一个解释,这要在后面说。至于说小贩扰乱社会治安就纯属扯淡了。一些犯罪分子会撞成小贩潜入小区作案,但更多的犯罪分子打扮的更像一个文化人,为了社会治安,城市是不是应该驱逐文化人呢?
对于政府对小贩的态度的思考,让我联系起了小贩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要了解小贩为什么产生就要分析小贩的构成。总的来说小贩一般有两类人群构成:一群是城市贫民、小岗职工等没有正式职业或无法获得正式职业的人;二是进城务工农民。这两类人的共同点有两个:一是人力资本存量低,无法找到正式职业;二是经济能力差,无法或很难使用政府规划的营业摊位。但是这些人需要生存,因为他们都是沉重的家庭负担。怎么办?自谋出路吧。所谓的创业对他们来说太遥远,只能从事这些低成本、低技能的“职业”。
保证公民的就业是政府的责任,在西方社会,政府的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如果我们的政府不能给这些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就应该鼓励他们自谋出路,而不是去打压。政府清理小贩的直接后果就是变相抬高这些人自主创业的成本,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再一次流入失业大军。
由此分析我到可以理解政府为什么认为小贩的大量存在会影响当地招商引资了。目前中国招商引资的最大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东部的企业前往西部就是因为西部的劳动力成本低于东部。而劳动力价格又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失业人员越多,劳动力市场就越供大于求,劳动力价格就越低。因此,市政府清理小贩就是在变相地制造剩余劳动力从而压低当地劳动力价格,从而使他们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天哪!我发现这些政府官员简直太有才了,各个都有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潜力。
扯远了…….
中国的城管制度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而是新中国的国家特色。从这个特色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政府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的着眼点。
城管与小贩的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富人的面子和穷人的肚子的问题。反映的是我们的政府对城市贫民、进城农民生存权的态度问题。
要问一问,肚子和面子哪个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