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991 0
2014-01-13
证监会叫停专项打新产品 基金打新盛宴难继  时隔一年多后,IPO重启,再度点燃机构投资者打新狂热。

  中国经营报报道,从首批我武生物(300357.SZ)、新宝股份(002705.SZ)、楚天科技(300358.SZ)三只新股网下申购情况看,公募基金申购占比超过六成,狂热可见一斑。

  然而,监管机构的态度貌似对机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在发布相关规范文件后,管理层随即紧急叫停专项打新产品。

  汇添富新收益、华富恒鑫、银华永利、华商双债丰利等债基均突出了可以“打新”的功能设计。

  国泰淘新是IPO开闸后获批发行的第一只专门针对新股申购的公募基金。然而,紧随其后的一干想效仿的“专项打新基金”都随即被监管层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的确收到窗口指导,需要调整基金产品上报材料。一是产品说明中不能出现“打新”字样,二是宣传材料不能提及突出“打新”。而且,还要调整投资策略,不能将过高比例资金全部用于打新。

  “监管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弱化市场”炒新“,以维持新股股价的稳定;二是不希望基金公司以”打新“作为噱头,误导投资者打新产品会有高收益。”上述基金公司人士预测。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8.60%、28.52%和24.67%,明显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打新基金收益。

  此外,记者注意到,伴随着IPO新规实施,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限制较以往更为严格。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被限制在了发行价64%到144%的区间内。往年频现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60%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打新的收益。

  而且,相关规则也增加了中签难度。如,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两只新股新宝股份、我武生物,剔除量大约在50%左右,由此可见,这增加了博弈的难度,也增加了中签的随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