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在“三公”经费压缩背景下,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趋势,表明普通大众正在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因公出境旅行人数仅占到总出境人数10%左右,因私出境旅行的人已占全部国民出境人数的90%。恰恰是在从“因公出境”向“因私出境”的全面转变过程中,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且在2012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另外,数据显示,国内旅游的“三驾马车”中大众休闲游一枝独秀,公务差旅下降,商务差旅相对平缓,表明中国旅游业正步入更好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的新阶段。
另外,我们看到,今年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的一大特点是:自驾出游大幅增加,散客旅游成为主体。今年国庆期间,中短途旅游中自驾车比例大幅提升。我们认为,自驾自助旅游成为常态是人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和进一步强化的结果,是游客和旅游产品更好的互动的体现,这也将加速我国旅游向度假休闲游市场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印证了大众休闲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市场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图1:国内居民出境游人数因公占比逐年下降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日趋明显,散客旅游成为各种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旅游业正向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报告指出,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游客自主意识的增强,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改变,散客自由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起传统的旅游团体模式,新的旅游方式能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旅游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欧美各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占到了70%-80%,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主要标准。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接近30亿人次,跟随旅游团的比例预计不足5%,表明个人自由行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今年“三大游”市场和假日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的特征来看,大众化、散客化旅游趋势日益明显。我们认为,今年以来受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而被压抑的大众化旅游需求将在2014年逐步释放,基于这样的前提判断,我们重点看好休闲度假景区、经济型酒店、大众连锁餐饮、免税、在线旅游预订、差旅管理以及银发旅游、养老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重点阐述各个子行业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下滑、中央严控“三公消费”、禽流感疫情、四川“庐山”地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行业遭受到了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创伤,国内一些成熟的知名景点,如峨眉山、黄山、张家界、桂林景区等接待游客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上半年,峨眉山接待游客量96.74万人次,同比下降14.91%;黄山接待游客量123.33万人次,同比下降6.73%;张家界景区景点公司实现购票人数162.95万人,同比下降22.25%;桂林景区接待游客量109.39万人次,同比下降9.24%;乌镇景区接待游客量265.45万人次,同比下降5.69%。
“十二五”以来,大众旅游发展迅猛,国民休闲成为旅游热点。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之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成立了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在广泛征询各省市、各相关部门、旅游行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历经3年多的时间,最终形成了上报国务院的文件。应该说,最终出台的《纲要》集中了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休闲旅游的利益诉求。《纲要》的出台对整个国民旅游休闲的发展起到了提升性的引领作用和制度化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休闲理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