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诸多方面都会涉及到权责的讨论与变更,从战略规划、管控模式的思考,到组织结构变更和流程梳理优化,都会遇到企业的权责。
权责,简单理解,就是权力与职责。表示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赋予的相应权力。是定义公司人员分配的任务、获得的利益、面临的风险和可以获得的资源,资源包括部门员工编制、经费、激励措施、信息化工具运用。
一个企业,权责不清晰,会造成以下困境:企业供应链存在只能空缺或重复地带,企业人员管理方式存在多头汇报、文山会海等情况,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协调困难等等。造成企业内耗居高不下,一旦在市场业绩不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被业绩掩盖的问题就会不断冒出来,另企业管理人员头痛不已。
权责这事,短期内管理人员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或思考工作方式方法不对,或认为员工的沟通交流技巧不足,或表示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或责骂,或喊口号,等等原因,等相应的措施都采用过后,还是没有见效,管理人员才开始来关注企业的责权利分配是否合理?该如何解决?
一般企业面临权责困惑的时候,要么是高层拍板、要么是请咨询公司梳理、要么就是企业管理等部门在小范围内讨论处理。
企业的权责是否清晰,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考量:一、职能划分;二、决策权分配;三、绩效评估;四、激励机制。
职能划分很好理解,将任务指定到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一个事情如果交给两个人去负责,往往最后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而且除了问题也无法追究是谁的责任;决策权的分配,其实就是控制成本和激烈成本的平衡,给员工更多的决策权,相应的激励成本可以少一些,但是控制成本要增加一些。因为给一个人权力去做某件事情,本身就代表了信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成本与效果之间实现最优的结果,一方面要激励付出的员工获得应有的报酬,另一方面对偷懒的员工也要有相应的惩罚。
在企业推进梳理权责往往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组织变革;二是流程优化。
组织变革,聚焦与部门、岗位职能,管理权责关系,输出的成果包含组织架构图、职责说明书、管控权限表、绩效考核标准、激励方案、岗位说明书;流程优化,侧重于企业的整体运作体系,包含企业战略板块、经营板块、支撑板块等重要流程,讲究部门间的协作和高效,输出的成果为流程总图、流程清单、流程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