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3016 2
2008-01-27

                                   突然想起圈地运动
    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来解释产权私有的产生:有一群强盗将一大片土地圈起来,找了一帮不明是非的人,告诉他们并让他们相信这土地是我们的。从此这帮强盗成为了他们圈定的这块土地的主人,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资本家。毫无疑问,当初圈定的土地面积的多少与他们后来的收益成正比。
    这帮强盗当初为什么会去圈地呢?我想他们应该是发现了土地的价值。价值是首先应该被发现然后被创造的,我是这么认为的。这其实就象资本市场上的套利活动,只有你发现市场上存在套利机会,才会通过买进卖出实现价值的增值。这个道理,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明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4年提出沙产业理论,他认为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而光热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这个特点应该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达到利用阳光,通过生物技术,延伸产业链条,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他还预言,沙产业里蕴藏着数千亿元的产值,其发展会带来第六次的产业革命。沙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相关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沙产业迅速开发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人进沙退的可喜成绩。如果我们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仅仅造林绿化种树种草,是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市场经济是要讲求经济效益的。当人们发现现在的防沙治沙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就不会再将绿作为防沙治沙的目的。绿一片山川,带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就会成为防沙治沙的最终目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还是前面提到的必须要发现价值。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你有一个creative idea,就等于你发现了价值,就可以找到人帮你做到。当然价值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但还是可以被人发现的。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文字,感觉还是有点启发的:资源只有被置于适当的地方才称其为资源,反过来说就是资源被置于错误的地方就成为污染。垃圾之所以为垃圾是因其难被丢弃者利用并妨碍丢弃者的生活。只要经过分类整理垃圾便由垃圾转变为资源。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垃圾能够变成资源是因为人们发现了价值,也就是说人类认知增进和视野扩展得过程就是价值被发现得过程。
    我很欣赏这么一句话,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事实上也确实这这么回事情。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对人生和职业的定位就象前面提到的圈地运动一样,当你开始圈地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圈定自己的人生,圈定你发现的价值增值点。你圈定的土地越大,你活动的范围越大,你投入的东西越多,你能够得到的也就越多。相反,如果你圈定的土地就那么一点,即使你投入很过东西,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你得到的也不会太多。以前对一些事情看不明白,总觉得被雾气遮住了眼睛。仔细想想,我原来可以看得很高看得很远的。自己得学会发展价值学会圈地。我们可能没有国家元首的领导力和号召力,我们可能没有经济学家的影响力,但只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组织一群人甚至是一个人能因我们而变的更好的时候,我们就创造了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8 23:02: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8 11:47:00
字也太小了,楼主重新编辑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9:33:00
没太看明白楼主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