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 今年破6成大概率事件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3%,最新的中间报价是6.095。自2005年7月重启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至今已升值逾35%。连平将原因指向了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平衡。未来走势的影响因素中,QE退出的影响被提及。
国内外目前对人民币的态度依然是一致看好。虽然认为升值的幅度会减少,但绝口不提贬值的风险。
来源:证券日报 2014-1-14 http://forex.eastmoney.com/news/1129,20140114353194114.html
2.谁砸“新股发行改革”的场子就惩罚谁
新股改革再次成为近期市场的焦点。
发行价的三高问题,老股转让引发的套现遐想是核心。
作者对新股改革的市场化改革呐喊。
文章批驳了这种观点:中国股市长期面临高溢价、业绩变脸和一些违规违法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必然规律”,即投行、保代、上市公司等各个利益方,甚至ZF部门,都把IPO当作“大馅饼”。所以,新股发行改革不可能成功,中国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已面临崩塌。
作者对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充满信心。一个重要的逻辑在于市场的力量终会战胜“利益集团”的力量。但是,具体的阐述并未展开。
谁是“利益集团”?市场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凭什么说前者可以战胜后者?这需要进一步思考。
来源:证券日报 2014-1-14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4,20140114353196817.html
资本瞄上土地流转炒农地 加价倒卖跟过去炒房一样
资本如何炒作农地?文章对此有介绍。
“合作社”被提及。但如今的合作社不是为了开展种植或养殖,而是为了土地。真正的商业模式是:以最少的花费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到大城市招徕租地者,估摸出租地面积和种养殖意向后,回到本村以低廉价格预先流转土地或使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再加价转手租出。
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策有关系。政策赋予了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权能。
一种新职业被催生——土地中介人。
作者站在公平和效率的角度表达了两种担忧:一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受到损害;二是农地的用途转变,耕地红线被挑战。
来源: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40114353200834.html
证券分析:
对2014年的资金面市场普遍比较担忧。IPO重启可能是个引子,更深层次的担忧是今年和明年是地方债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借新还旧势必增加资金的需求。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处于加速阶段,揽储成本的上升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有明显的体现。
在此背景下,基于市场利率水平上升的判断,股票的总体市盈率呈压。
美股周一初现大幅下挫。导火索是非农就业数据不达预期。
周二日本股市开盘大跌1.6%,随后跌幅迅速扩大至2.6%。由于日元大幅上涨,目前日本股市已经回吐了美联储宣布缩减QE以来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