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94 1
2014-01-15
有感于的“资源的诅咒”---不限于自然资源的广义“资源的诅咒”
笔者:宋扬  2014/1/15


1993年,Auty在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的诅咒”(Resource Curse)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在此之后,Sachs和Warner(1995,1997,2001)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资源诅咒”这一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
按这个词的一般解释看,“资源的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引导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

可是笔者最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法制市场健全、技术发达、劳动力效率高的发达国家会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泥潭—--比如说日本。回望70年代到90年代的日本产品风靡全世界的辉煌时代,代表性企业的索尼(Sony)在“评价度”上居于世界第一位,在“知名度”上仅次于可口可乐居第二位。可现在甚至很多人都在怀疑这家企业会不会倒闭。。当然,近年被热议的柯达、诺基亚等的宿命。。
笔者联系到“资源的诅咒”的理论加上人类自身的弱点(懒惰·贪婪等)来解释,很意外的豁然开朗!笔者提出,超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这个狭义的“资源的诅咒”,而是将所谓既得优势的所有资源都可纳入广义“资源的诅咒”的理论来解释。

安逸的日本
所有人都知道日本是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所以几次石油危机之后,逼迫它推进产业结构的重组...通过大胆的技术研发创新,节油的汽车、省电的家电畅销全球,从全世界赚取了巨额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和经营·技术根基就成了勤劳、团结、守纪律的日本人的丰富“资源”!
已有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总结了日本衰退的很多因素,比如失败的金融政策、高龄少子化或是僵硬的人事制度、过度均等的社会结构等,的确不可否认还有很多社会·经济环境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但笔者认为,正如“资源的诅咒”中提到的,对已有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日本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危患意识弱化等思想的根底问题(虽然很多日本人否认,但从内心深处已经滋生了懒惰·贪婪等恶习)。本来天性谨小慎微的他们不再需要冒太大风险,费力的去技术研发创新或开发新市场,来获得工作机会和高职高薪(当然,这里年功序列·终身雇用等日本固有的僵硬人事制度更激化了矛盾)。最终传导到无为的行为上导致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泥潭这个表象,也就应验了 “资源的诅咒”的理论。

金融至上的美国
同理看美国,过度依赖强大的金融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就受到一定约束,像汽车城底特律的破产所影射的整体衰退必将发生。虽然也产生了苹果这样的创新制造企业,但没有整体实体经济的支撑,最终还是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要因。也应验了“资源的诅咒” 的理论。好在金融危机也敲醒了注重发展战略的美国人,他们及时发现用技术换取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企业吸收后的技术能力提升较快,加上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其优势已经威胁到了美国自身(如果只剩顶尖技术或少数高端市场的大企业,没有制造大众品的规模效应一样会陷入经营困境)。美国为了摆脱“资源的诅咒”,一边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打压金融业(严惩操纵石油黄金价格和利率汇率等行为),大力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提出“制造业回归”,希望通过机器人技术、智能化、3D打印、新型材料等找到发展平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低成本的中国
再来回看中国,30多年里通过不断的市场化推动了中国实现了人类发展的奇迹,可眼下这座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引擎发动机再也不能高速运转了。笔者认为中国也在陷入“资源的诅咒”。
这里说的“资源”就是低廉的劳动力及人为扭曲的低价格资金·土地·资源·环境,使得全世界的劳动密集产业涌向中国。企业无需专注技术创新或开拓市场,依赖廉价的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就可获得大量订单,ZF和官员们也无需费力地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市场公平就可坐收巨额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
当中国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危患意识弱化的时候,13年的金融危机惊醒了靠低端产品出口发展的中国。才发现劳动力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世界的低端市场也不是无限大的。想振兴内需才意识到由于ZF的效率低下及非市场的干预,导致国内的经济·市场·社会等各种环境都出现畸形妨碍了内需的发展。常年的负利率导致民间财富持续涌向泡沫的房地产,收入分配及社保的不公平使得绝大多数国民消费力不足,大气和水污染让国民的基本生存条件都在恶化,想给孩子喝安全的奶粉都要去国外抢等等的诸多问题。也应验了“资源的诅咒” 的理论。
如果中国也想挣脱“资源的诅咒”,能否壮士断臂般放弃低成本优势、妥善处理巨额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能否痛下决心大胆推进市场化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来担挑高科技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城乡化等发展重任?能否通过透明的法治重建一个三公的效率市场?这些都将决定中国饱受诅咒的时间和程度。。。


最后再用句中国的老话“富不过三代” 来看,广义的“资源的诅咒”的理论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国家的兴衰可被更广泛的适用。渊源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拥有丰富的“资源”凸现人性的弱点,最终将受其所“诅咒”。不管在何时何地如何保证居安思危的危患意识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本文只是笔者为今后研究做的原创手记,未经过缜密论证撰写的手稿,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8 11:19:22
用“资源的诅咒”这个理论,简洁明了的总结了日欧美中在近几年出现的问题及根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