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5149 14
2014-01-23
李嘉图的地租论,我认为是相对地租与绝对地租的概念。say认为它没有解释边际的概念。为此,后继者发展为密度地租(intensive rent)。认为随着单位土地面积上劳动力和资本量的增加,会导致边际生产量下降,从而解释地租。
读完,真是兴奋。因为这完全与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里面的消费者剩余一致。
但是,再仔细想想,地主跟农民收租,是按这个逻辑吗?
经济学的模型,是为了好看吗?

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对,请大家讨论。


ps:
《an outline of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2版,3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3 11:57:59
表示不明白楼主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 12:08:47
皖山一流 发表于 2014-1-23 11:57
表示不明白楼主的意思。。
哈哈,读书吧。上面有来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 22:31:31
李嘉图和此前的一些学者为什么对地租进行讨论呢?楼主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4 00:13:08
小白鼠 发表于 2014-1-23 22:31
李嘉图和此前的一些学者为什么对地租进行讨论呢?楼主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你的提问好有深度啊。
几个说明及对我的提问的更正:
1.斯密研究财富的增长问题,而李嘉图研究分配理论。他从劳动价值论的原理研究地租问题,认为分配是以生产为基础的。
2.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
3.马克思肯定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使用两个等量的资本和劳动所取得的产品量之间的差额。但他不认可产生的条件是按土地的优劣次序排序而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减。
4.地租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建立于1871-1936年间的边际主义或新古典主义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4 07:30:15
小白鼠 发表于 2014-1-23 22:31
李嘉图和此前的一些学者为什么对地租进行讨论呢?楼主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之前没想过,今天想了想,答复如下:请指点。
近代经济学,产生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时期,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系。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探索解决增长的源泉和要素。于是,有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产品的源泉。
在当时,地主、皇权占主导地位,它们的任务是收租。而地租是不能进行在投资的,利润才用于再投资,于是,研究地租理论。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请指正!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