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500 0
2014-01-26


资料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s2013/jingjiyuce2014/

2013年,称为“改革之年”一点也不为过。从“李克强经济学”到上海自贸区,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密集改革政策的出台,2013年的改革创举令人目不暇接,暮气被一扫而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定》不但是对2013年的定调,也预示着2014年将是改革再出发的一年。
  搜狐财经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财经媒体,一直关注中国改革,我们深知,改革事关国家命运,事关每个国民的福祉。为此,搜狐财经已经连续三年在岁末年初重磅推出大型“百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大调查”,邀请中国最顶尖的经济学家、最知名的企业家“会诊”中国经济,展望时代。搜狐财经此前隆重推出的《2013年百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大调查》、《百位经济学者眼中的2012》大型调查,获得极大反响。
  2014年的报告,搜狐财经特别携手长江商学院共同举办,其中,专家部分调查由搜狐财经完成,企业部分问卷由长江商学院完成调研。力求从企业家、学者两个不同的群体,以不同的角度“问诊”中国经济。在企业家层面,我们关注企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学者层面,我们聚焦宏观政策变动,中国经济需要宏观政策保驾护航,每一项改革政策的实施都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那么,这个改革年,已经又将如何塑造中国经济呢? 【报告全文】 【相关|《百位经济学者眼中的2012》 《百位经济学者眼中的2013》












历年来学者对改革最乐观的一年29%的学者表示对三中全会后的中国改革乐观,有67%的学者表示审慎乐观,只有4%的学者表示悲观。持乐观立场的比例高达96%,可以说是历年来学者对改革最乐观的一年。乐观源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从市场地位到具体领域的开放,被学者广泛誉为“力度超过预期”。





改革力度能不能到位成关注焦点加大改革谈何容易,原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就指出:“取得共识的,必须得坚决贯彻,如果贯彻不到位就是利益集团的阻碍。” 从现有迹象表明,2014年,政府会着力落实改革,正如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所言:改革是被倒逼出来的,危机是改革催化剂。





土地改革成为经济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经济学家们普遍关心土地改革,其次是人民币国际化、简化审批,户籍养老等,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土地改革是其中重中之重。改革难度是很大的,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改革阻力肯定都是需要去面对的,我觉得改革能够成功一半就不错了”。





中国经济大概难以取得过去10%、9%增长速度75%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4年中国GDP的增速将在7%—7.5%之间,另有10%的认为将在7.5%以上,15%的认为在7%以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过去中国的“投资率现在已经接近了50%”,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大概难以取得过去10%、9%的经济增长速度”。





货币基调仍然会是中性的86%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中性的,6%的认为是紧缩,8%的认为是宽松。这一预测结果,与李克强总理最近的表态不谋而合,他表示“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对世界经济的预期显然高于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在受访经济学家里,有65%看好经济复苏,有35%不看好。虽然看好经济复苏的经济学家比例高达6成,但一些知名经济学家也表示了对世界经济的担忧。





2014,看好股市?高达75%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将是维持震荡,另有23%认为会显著上涨。搜狐财经发现,投行经济学家在这方面有细微分歧,但都较为乐观。随着密集的改革措施和股市新规实施,2014年,股市在震荡中有所上涨。





股市还是成了少数仅有大众投资方式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一向偏少,不管风险如何,股市还是成了少数仅有大众投资方式。对比上个问题中,经济学家认为股市将是震荡上涨,那么,明年在个股或行业方面将有一些机会。





无奈的悖论:楼市有泡沫,但是房价还会涨有80%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压倒性的优势。但同时判断2014年房价走势时,有59%的经济学家认为会上涨,持平意见23%,仅有18%的认为会下跌。也就是82%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会稳中有涨。这与认为楼市有泡沫的比例惊人相似:一方面经济学家们认为楼市有泡沫,但同时又认为房价还会涨。





推进城镇化如何影响房价走势,学者意见不一刘胜军表示他认为2014年房价会上涨的原因是“货币超发”,邱晓华则表示是因为“总体上供不应求”,而吴庆认为是下跌。三位学者都认为城镇化会导致房价上涨,刘胜军表示这是因为城镇化“长期利好”房市,而邱晓华则认为城镇化导致“需求上升”。









政策变动、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最大外部因素高达84%的企业家认为国内的政策变动、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最大的外部因素。在具体行业方面,互联网、房地产等扎根国内市场的行业最看重国内的政策走向和经济环境变化,而制造业特别是外贸型制造业,则相应侧重于海外市场的变化。





70%企业家对目前经济政策持肯定态度企业家群体对经济政策的评价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究其原因,在搜狐财经的采访中,不少企业家表示是因为2013年政府推动的“简政放权”、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举措,废除一些审批权、放开市场准入乃至反腐,都极大改善了宏观环境。





宏观政策对企业影响很大有21%的受访企业家表示“非常大”,有53%的受访企业家表示“比较大”,认为宏观政策对企业有大影响的企业家比例高达74%。当当网联席总裁李国庆、58同城CEO姚劲波等投了“比较大”。可见,宏观政策变动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已经成为历年来企业家的共识。





苦乐不均 不同行业感受来自国企的压力不同IT、科技、创意产业、家电这些行业的企业表示压力不大,而在房地产、PE/VC投资等行业面临来自国企、外企特别是国企的竞争压力就非常大。国企一般集中在金融、地产、石油、电讯等上游行业,而少涉足利润微薄或者竞争激烈的IT、家电行业,因此不同行业企业感受来自国企的压力不同。





大半企业家对2013盈利状况比较满意在今年,有41%的企业家认为盈利状况“好于以前”,33%的认为维持正常,持乐观的企业家高达74%。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影、垂直电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对盈利状况都比较乐观,特别是以电影为典型的文化产业在2013年高速增长;但一些制造业企业则对盈利预期相对悲观。





压在企业身上的“税负巨石”仍然很沉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表示要降低税负,李克强总理在多个会议中表示要“以结构性减税推动结构调整与改革”,并且推动“营改增”等改革措施,但在实践中,企业家们并没有感觉到压在身上的“税负巨石”减轻多少。





三中全会给了企业投资更多希望企业家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在上升,认为投资环境恶劣的企业家比例减少,看好投资环境的比例上升。这得益于新一届班子尤其三中全会后,政府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放开了不少垄断领域、减少了审批有关。





“融资难”仍是老问题调查表明,企业家们认为从银行系统获得贷款的难度基本不变,融资难没有缓解,并没有得到改善。让我们回忆下去年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化桥在搜狐企业家论坛上的发言:“大量的钱被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占用了。有人付超低的利息,就必然有人付超高的利息。”





让富于民,仍是政府最该做的功课李克强总理也多次表示要减少审批项目。这些都收到了成效,呼吁“降低进入门槛”的企业家比例降低了12%。现在企业家们最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减税”上,而这就需要政府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让富于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