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3531 3
2014-01-26
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急剧下跌。之前有坛友贴出→1981年到2013年最新人民币对美元日和月汇率数据           
甚至有人预言→
人民币兑美元今年料将破6
            
但有趣的是,美国经济仍然在2004年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全球金融体系似乎也并未陷入急剧的动荡。
那么,为什么美元一贬再贬却没有造成全球金融动荡?
              
理由之一:美元汇率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影响的不对称性。
      
一国经济分为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对美国经济而言,其两大部类的贸易和投资均使用美元计价,因此美元汇率的变动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比较对称。美国贸易赤字反映出的是美国国内消费难以遏制和居民净储蓄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为平衡贸易赤字,需要美元的深幅贬值;美国财政赤字反映出的是美国ZF公共开支的膨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为平衡财政赤字,需要美国国债等资产对投资者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总体而言,美元汇率问题对美联储而言,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美元汇率也是比较彻底的自由浮动。对欧元区而言,其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比重日益加大,并且单一使用欧元。因此对欧元区而言,欧元汇率波动不至于对其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在欧央行看来,欧元汇率也许是一个可以善意忽略的问题。只有东亚是例外的,东亚各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主要运用美元进行,但对内经济活动则使用本币,因此内外部经济活动存在明显的货币错配。由此看来,美元汇率的变动对美联储而言基本可采取放任的姿态,也不构成对欧元区经济的重大冲击,但却对东亚等内外部经济活动运用不同货币、并且严重依赖对外经济的这些经济体产生冲击。
   
理由之二: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地位依然如故。
      
为什么在美元脆弱不堪的时候,全球经济体,尤其是对美国具有贸易盈余的经济体仍然愿意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而不是逐渐抛弃美元?原因仍然可以归结为,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美国仍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最开放和最为广阔的需求市场。图1为2003年三大经济区域的净贸易流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为中国和东亚提供了重要的外部需求,而中国为东亚提供了重要的外部需求;欧盟经济规模虽大,但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并不突出。可以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仍然是美国经济,中国虽然为东亚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市场,但中国的贸易顺差源泉仍然靠美国维系。因此全球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没有削弱,对美元的依赖自然难以解除。
      
理由之三:脆弱的美元得到了东亚美元区的支撑。
      
从1998年之后,东亚日益明显地成为“美元区”,其对外贸易和投资几乎均用美元进行,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官方和私人部门的美元储备。截至2004年底,全球前六大外汇储备经济体分别为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和中国香港。估计目前仅东亚的官方外汇储备就接近3万亿美元。因此,目前脆弱的美元实际上依赖着这样一个循环:由于东亚经济是高度外向型的,而美国为东亚提供了最重要的外部需求,那么东亚就会主动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并积累大量美元储备。除非东亚经济成功转型为内外需均衡发展,或者东亚区域内金融市场的整合十分有效,否则,东亚就会持续不断地向美国进行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促使东亚囤积的美元向美国回流。对东亚经济体而言,是否选择继续成为美元区并忍受美元动荡带来的巨大损失,并非实质命题。实质命题在于,东亚在既选择外向型增长又对区域金融整合虚与委蛇时,东亚支撑美元就是支撑了自身经济增长。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国大陆不是在为东亚提供越来越强大的需求引擎,人民币在东亚的区域化就不会如此迅捷推进。
   
理由之四:脆弱的美元遭遇了边缘化的欧元。
   
应该说,欧元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高度关注。但是,笔者认为,欧元区经济和欧元仍然在边缘化,不构成挑战美元的重大因素。从欧元区和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增长率、企业盈利情况和物价水平仍然绝对好于欧元区;从欧元区对外部经济体提供的贸易和投资机会而言,如果说在贸易方面,欧元区还有一些意义的话,在投资方面,欧元区几乎和北美、东亚经济不相关,欧元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如果不能给北美和东亚提供足够开放的市场,那么无论欧元区经济整合得是好是坏,都难以和其它两大区域经济互动起来;从欧元区的动态扩展而言,越大的欧元区就意味着越不稳定和越令人缺乏信心的欧元;从东亚和欧元区的经济互动来看,由于这两个区域都需要从外部引入诸如能源、有色金属等外部资源,欧元区在技术扩散方面也仍然一如既往地极其保守,因此未来仍然是北美一东亚之间的经济联系,较之亚欧经济联系内容要实质得多。总体上,欧元有如放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的成员国之上的一块平板,欧元区经济越来越具有“自娱自乐”的味道,这也迫使整个国际经济不得不一如既往地依赖美元。欧元能否有限地挑战美元,取决于欧元区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其它区域经济持开放和容纳的态度,否则欧元对其它区域经济体而言,就是可图1、世界三大经济区域贸易流向图(单位:10亿美元)资料来源:IMF,Direction o{Trade光盘数据图2、世界三大经济区域FDI流向图缺欧盟和北美流入日本数据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Directory,2000有可无的一种装饰。
     
理由之五:调整国际货币体系的难度远比调整美元艰难得多。
   
从以上四个理由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仍然扮演核心的角色,类似角色欧洲经济近百年来始终未曾扮演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使得依赖于高度开放的美国经济而增长的其它经济体,尤其是东亚经济体,不得不在诸害相权后,继续扮演依赖和支撑美元的角色。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东亚经济得益于稳定的美元的同时就意味着也受困于脆弱的美元。调整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一是欧元区能否更为开放,为其它经济体提供贸易、投资、技术扩散乃至人力资源迁移的市场?二是东亚经济能否成功转型,从过度依赖外部需求转型为依赖国内需求或者区域内需求?三是诸如 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能否有效改善内外部治理结构,避免美国等大国对其强有力的干预和影响?这些调整看来都几乎遥遥无期。     
         

经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强势或者弱势美元对美国经济不构成决定性冲击;其次,脆弱的美元,是欧元区可以旁观的,是钉住美元经济体,尤其是东亚不得不忍受的;第三,迄今还未出现能够取代美国作为全球实质经济引擎和虚拟经济霸主的其它经济体;第四,此轮美元调整结束后,美元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地位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颠覆,美元在21世纪的地位未受到实质性损害;第五,东亚自1998年以来成为“美元区”暴露出发展模式和区域整合上日益严重的缺陷。这一切决定了美元可以脆弱或陷入危机,而全球经济体却不得不容忍美国这样的单边调整。
        
当然,也有唱衰美元的,比如:  

许沂光投资通讯:美国破产欲盖弥彰     
美国联邦ZF账面亏损16万亿美元 早就应该破产了
    那么,美国的未来到底会怎样,谁也没办法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6 18:11:2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6 18:15:47
很简单,是美国主动性贬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1 13:31:29
拜读大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