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个题目,我没有什么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也不是除夕回不了家的一类人在发牢骚,只是觉得这个今年新出的节假日政策值得细细分析。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全家人聚在一起过除夕更是历来的传统,而今年却取消了除夕的假期,让很多人都觉得很难适应。一方面由于我们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现在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不能和家人一起过除夕,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相关部门作出这样的决策,我们先不讨论它的合适与否,它一定是经过相关的调研,出于一定的考虑而作出的,而我个人认为这种决策的背后的经济意义和考虑应该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那我们就有必要来分析一下ZF的经济考虑。
首先,与除夕不放假相适应的另一项政策就是除夕夜全国高速不免费,这一措施的意向很明确,除夕夜肯定有很多的人赶着回家过年,而相比于多花点路费和时间,能赶在零点之前和家人一起团圆上更显得珍贵,所以人们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快捷的高速公路,这样,就除夕夜的全国高速收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为了除夕夜能够顺利回家,人们肯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购买充足的年货,给车加满油,提前做好保养和维修,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收入增加;其次,除夕不放假的另一个考虑就是为了减轻春运的压力,相比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更着急回家过年的是那些在外打工一年的农民工,他们回家的方式比较单一,多数只能选择火车,如果像往年一样,普通的上班族会和农民工一起来抢有限的火车票,而自从开通了网络购票之后,农民工的购票难度没有减少,反倒增加,因为农民工接触网络很少,而且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担心网络诈骗等原因,农民工仍然会选择排队在窗口购票,这样,反倒增加了农民工回家的难度,而除夕不放假,会错开农民工和上班族回家的时间,而且一些有车的上班族会选择自驾回家,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春运的压力。
这项政策的究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要等实际数据出来以后才能得到确认,但是抛开其他不考虑,单从一个曾经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理考虑,那种过年回家,想和家人团聚,一起过除夕,看春晚的急迫和期待是任何理由都不能替代的,如果非要放弃一些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宁愿少放一天也要和家人一起过除夕,不知道这种人们内心的感受能影响政策的决策有多少。
对于国家的这项政策,我只有以上粗浅的分析,不代表任何个人和组织的意见,只是我一时想到的一些拙见,至于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含义,还希望有独到见解的朋友给予提示,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