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450 0
2014-01-31
财新专栏作家 李拉亚

2013年6月各商业银行出现了钱荒的情况,反映了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于紧张。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能够随时应付储户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即存款时间一般较短,而贷款的时间一般较长。这样,当储户取款时,就有可能银行贷出的钱尚未收回,出现无钱支付的情况,即出现流动性风险。故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是一种综合性风险,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可以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贷出款不能按时收回,称之为资产流动性风险。二是储户挤兑存款,称之为负债流动性风险。
  正常情况下,储户不会挤兑存款。但一旦市场上出现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引发储户挤兑存款,出现流动性风险。为了防止储户挤兑存款,美国ZF保证储户在银行1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能按时兑现。在金融危机时,这一限额提高到25万美元。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指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预防储户挤兑存款,是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央行为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按央行要求将存款的一定百分比部分存入央行,这个百分比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存款准备金率演变为央行控制流动性的一种政策工具。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促使各国监管机构更重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标准。银监会采用了四个指标监管流动性风险。这四个指标分别是:
  贷存比,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贷存比过高意味着银行的杠杆比率过高,对流动性风险的防御能力降低。
  流动性比例,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流动性比率越高,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流动性覆盖率,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的比例,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该指标主要监控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
  净稳定融资比例,指可用的稳定资金与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减少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类表内外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该指标主要监控银行的长期流动性风险。■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经济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系列文章之十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