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专栏作家 李拉亚)Fisher 1933年研究1929年大危机时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该理论可以解释顺周期现象。他认为企业的净资产越高,获得的贷款便越多,导致投资和产出也越多,于是利润增加,进而净资产增加。当经济紧缩来临时,企业的实际债务增加,公司实际债务增加又导致公司进一步借债的困难,投资产出减少,价格下降,最终导致通缩的产生。他指出,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是生成
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 在“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基础上,Bernanke,Gertler 和Gilchrist于1996年提出了“
金融加速器”的理论。该理论也能解释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顺周期现象。
当经济进入上行阶段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负债表改善,企业和家庭的资产价格上涨,企业的抵押资产增多,发生违约的风险下降,获取信贷的能力增强,于是能扩大投资,导致产出和利润增加。银行和金融机构因代理成本减少,利润上升,资本充足率改善,企业的抵押资产增多,于是扩张信贷。于是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都进一步进入上行阶段。
当经济进入下行阶段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恶化,资产负债表萎缩,企业和家庭的资产大幅度缩水,企业的抵押资产减少,发生违约的风险上升,获取信贷的能力下降,产出和利润也会减少。此时,银行和金融机构因企业的抵押资产减少,企业的违约风险增加,贷款时要求更高的回报,同时会付出更高的监督成本(代理成本),这也导致贷款规模收缩,利润随之下降,资本充足率下降。于是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都进一步滑入下行阶段。
Bernanke 和Gertler在1989年发表的《代理成本、净值与经济波动》一文中已认识到了企业的抵押资产与代理成本具有反向关系,并且抵押资产的顺周期性导致代理成本具有逆周期性,代理成本的逆周期性则具有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Bernanke 和Gertler把这种周期的放大效应称为金融加速器。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包含了金融加速器思想的经典文献之一。
金融加速器理论是现在时兴的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周期理论的代表作。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中加上金融加速器可以解释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互相依存互相反馈的复杂关系,并且可以量化分析这种关系。现在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一些模型中,都是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
如何调节金融加速器,使之能熨平经济系统波动和金融系统波动,是经济理论界研究的问题,也是宏观审慎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金融加速器理论可以成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逆周期调节的理论依据之一,可以构成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基石之一。 ■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经济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系列文章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