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QFII中国A股基金落败:对经济变化反应迟钝
据上海证券报,来自理柏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纳入统计的20余只QFII基金平均净值跌幅达到4.12%,而同期A股市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正。QFII基金当年最高收益不到20%,亦不到同期A股基金最高收益率的三分之一。
而如果追溯起来,自2008年以后,QFII基金在多次调整行情中已经屡屡败于中国内地同行之手。但凭借着几轮反弹的勇猛如神,QFII仍然在A股市场内占据一席之地,但2013年这样的近乎完败的情况终究还是到来了。
对于QFII基金而言,其理念和组合在他成立之初已经定型,比如对于银行、制造业等价值股的热爱、对于基准组合的深植于心、对于某些理念的坚守甚至顽固,以及对于中国经济变化的迟钝反应。
过去,他因这样的坚守而创造了远超中国内地基金的收益,而2013年,在这个过渡阶段,他也因自己的忠实而迟钝,落后于中国内地基金。这是一个体制上的差别。
值得提出的是,大多数的QFII团队和理念都与中国内地基金团队并不融合,在创设之初他们有过交流,但现在看这种分离越来越明显。目前看,短期内仍然难以估计何种方法会最终占据上风。但对于拥有庞大中国内地基金团队的基金公司而言,这终究是一个正面的消息,“天道酬勤”,市场业绩还是青睐更了解市场的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