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165 25
2014-02-04
第一个主题:经济增长
第3篇文章:Acemuglu:Reversal of Fortune_geography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这篇文章是Alfred_G 朋友 发起。
大家 也可以  在此讨论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84458&page=1#pid23461228

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4 12:26:35
题      目:命运的逆转——地理和制度在世界各国收入分布中的作用
研究主题:对于被殖民的国家,为什么原先发达的国家变为了落后国家,而原先落后的国家却成为了发达国家? 命运发生了逆转。

框架

1. Introduction

2. 城市化与人口密度(数据阐述)
2.1 城市化数据
2.2 城市化与收入
2.3 人口密度和收入

3. 命运的逆转 (特征事实)(讲一个故事)
3.1 城市化结果
3.2 人口密度的结果
3.3 进一步的结果,稳健性检验与讨论
3.4 逆转的时间和性质

4. 假说与解释
4.1 地理假说的简单版本
4.2 地理假说的复杂版本
4.3 制度假说

5 制度与现代世界收入分布的形成
5.1 制度与逆转
5.2 制度与工业化

6 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4 23:14:39
.....持续更新......

看点
区域科学在1980s后出现了文化和制度转向,同时,区域科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只有跨学科、多角度研究才能生存。这篇论文着力研究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视角。

作者的逻辑
在欧洲殖民的国家中,最初富裕的国家,人口多、资源多。于是,西方国家在这里进行掠夺,并建立了专制和掠夺的制度。相反,最初不发达的国家,人口稀少,西方国家在这里建立的是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上的差别,使得后者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会,前者则错失了这些机会,从而导致了命运的逆转。

事实
现在这些区域发达了。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ilia, New Zealand, Singapore,Hong Kong。
而现在这些区域却落后了。Latin America、Africa、Caribbean, Brazil, French Indochina、India、Indonesia。
这些国家之间发展的差异,发生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

假说
1.地理假说(随时间不变的地理要素)
气候。
2.复杂地理假说(随时间变化,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
(1)随着技术的变化,适合的区域发生了转移。
(2)某些地理条件,加速工业化。
(3)热的区域,人们工作不努力。
(4)欧洲人的比例不同,带来的影响不同。
3.制度假说
殖民者建立了两种制度。在富裕的人口多、各种资源丰富的区域,建立剥夺制度;而在人口稀少的区域,建立的是保护产权的制度。之所以在前者建立剥夺制度是为了获得利润;之所以在后者建立保护产权的制度:在这里免于因资源剥夺而发生的与当地人的对抗;同时,这里人口稀少,免于传染病的传播。

制度变量
(1-2)现在的制度:包括2个。对被剥夺的保护;对执行者的限制。
(3)独立时的制度。

初始条件不同——>制度不同——>发展不同。

计量模型
制度的工具变量:死亡率。

为什么命运的逆转,发生在19世纪?——制度的优势,抓住了产业革命的机会。

读者评议:
1.作者通过大量的经验证据,认为制度是导致这些国家命运逆转的原因。制度很重要,我不能否认,但是作者似乎夸大了它的作用。
15世纪中叶—19世纪末的400年间,欧洲各国入侵非洲,一方面掠夺黄金、象牙,一方面作为产品的市场;同时,进行奴隶贸易。学者估计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奴隶达到1500-2000万人,导致的其他人口损失达到1亿-2.1亿人。此外,为了奴隶贸易,部族之间不断战争。人力资本大量消失,怎么发展?这些作者只在一个脚注中讨论,没有在计量模型中讨论,是不足的。
建议将非洲这个样本,去掉或者加入虚拟变量控制一下,看看结果(作者这么做了,但他解释的原因是数据质量问题)。

2.作为第一种制度的代表,如何解释二战后新加坡、香港优异于其他国家的崛起?作为第二种制度的代表,又如何解释印度和非洲的增长差异?

3.如何解释一个国家内部的差异?他们都是同样的制度,却迥然不同?
中国东部沿海远远好于中西部,这是地理环境、制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4. 制度是内生的。一个区域选择什么制度,是内生的。西方国家的殖民是引入这种制度的一个原因,但同时自身的一些因素也决定着选择什么制度。
举例:为什么外敌入侵,则被中国同化?——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儒家文化,是一个解释。


5. 使用人口密度,解释经济增长时,可能有其他解释。
人口密度大,人口多,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劳动,而不是使用技术。

6. 地理不重要吗?
针对假说1和假说2:
(1)11月我去纽约,从帝国大厦鸟瞰曼哈顿,在被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震撼的同时,发现远处另一个岛上的Queens是另一蕃图景,高楼建筑骤减。建筑高度的地理界限,反映的是地理(河流)的作用。
(2)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从长安,到南京和北京,反映的是随着技术的变化(如从越南引入水稻),重要性的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
(3)区位理论,从强调交通成本、聚集经济、劳动力,到城市等级,从产业关联、知识溢出,到网络空间。这背后既有技术改变的作用,也折射着人们偏好的转变。谁又能否认未来人们的偏好可能会是自然环境,说不定不久的将来自然环境好的地方是创新最好的地方?

7. 我的观点
经济发展是一个循环累积的过程。一个外生的机会,会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外部变量起作用,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换句话说,国家间命运的逆转,是很多因素导致的。只分析制度,或者归结为制度,是不足的。


8. 一些计量问题:如何进行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着力处理测度误差问题、遗漏变量、内生性问题等。
具体方法有(1)改变因变量;(2)改变自变量;(3)找IV;(4)改变样本;(5)改变时间段。
透过这篇文章,这些方法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当一种方法不可使用(如没有可选择的变量时),变通一下,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9. 制度与发展是互动的关系,相互影响。台湾的民主化、韩国的民主化都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5 10:19:55
区域经济爱好者 发表于 2014-2-4 23:14
.....持续更新......

作者的逻辑
稍微补充一点:这些“西方国家”应该也是有划分的,在制度假说里,他也谈到了一种“排他性制度”,还有就是“私有产权制度”。代表国家:西班牙,英国
期待进一步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5 11:40:03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01:44:48
问题贴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是大治与大乱的循环?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89774&extra=

为什么16世纪之后,英国和荷兰的专制主义不严重,但是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却很严重?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889126-1-1.html

推荐贴
林毅夫_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7188

paper
李约瑟之谜_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_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_林毅夫
发展战略_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