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94 2
2008-02-15

中国与非洲:共建世界新秩序?

作为观察员列席最近欧盟-非洲峰会的中国代表在离开时肯定很放心,自己国家与非洲大陆的关系更具活力。欧盟领导人虽然已经尽力,但他们无法平息其非洲伙伴对贸易问题的不满,也未能消除自己内部对于邀请津巴布韦领导人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与会的争议。

尽管此次在里斯本举行的峰会被宣传成驱散阴影、展望未来的机会,但非洲殖民地历史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峰会议程。

相比之下,一年前的中国-非洲峰会似乎更多地着眼于未来。当时有43个非洲国家首脑出席,48个国家政府派出了代表,北京的许多地方竖立着欢迎与会人员的宣传牌。

当中方拟定其接触条款时,对非洲的对外关系来说,这也许代表着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显著的变化。

新秩序的轮廓尚在勾勒之中,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利益不断增长,已经撼动了由谨慎的西方捐助者和前殖民主义列强所主导的充满摩擦的旧秩序。

中非贸易激增

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年12月预测,中非贸易额将在2010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相当于10年内增长10倍以上,届时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对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非洲进口成本低廉的中国制造品推动下,2007年前9个月,中非贸易额飙升至506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42%。

亚洲对非洲大宗商品的需求,已带来了非洲大陆贸易条件的复兴,促使非洲经济更为强劲地增长。这进而鼓励其它地区的投资者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非洲,纠正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所称的“非洲资产被低估”现象。

近至2004年,中国对非洲近半数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都集中在苏丹。中海油(CNOOC)曾帮助开发苏丹的油田项目,这妨碍了美国孤立苏丹政权的努力。如今,随着中国公司将其搜寻目标扩大到从棉花到锌的各种原材料,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正遍布非洲数十个国家,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家也随着政府背景的大型交易洪流来到非洲。

中国最大的几宗海外收购是在非洲,包括中国工商银行(ICBC)去年斥资55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的20.5%股权。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会在乍得看到中国的足疗馆,在喀麦隆看到中国的面包圈商贩,在喀土穆的市场看到中国菜贩。

承建公共建设项目

总体而言,约有800家中国国有公司在非洲大陆开展业务。它们已在非洲13个国家开展采矿业务,并在更多国家进行勘探工作。从苏丹港口到罗安达,中国公司正在修建堤坝、炼油厂、公路和铁路。根据某些估计,中国承包商赢得了非洲半数的公共建设项目,打败了那些经营费用较高的竞争对手,尽管人们仍对中国工程的质量感到担忧。

就在2005年格伦伊格尔斯的工业国家峰会上,西方国家开始改革自己对非洲大陆的承诺。对于非洲的西方传统盟友而言,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几年时间里,中国向非洲基础设施、贸易和开发项目提供的融资达到了与西方国家不相上下的水平,并超过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边机构的贷款。

“中国满足我们需求的方式更适合”

中国政府愿意发放不带附加条件的贷款(根据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已使传统的捐助国处于不利形势。这正对发展援助机制构成挑战,并加大了西方宣扬民主和良好治理的难度。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在本系列报告的特邀专栏中表示:“与欧洲投资者、捐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缓慢、有时带有施恩性质的后殖民主义方式相比,中国满足我们需求的方式更适合。”然而,尽管有人兴奋有人不安,目前尚不确定中国的努力对促进非洲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亚非中心主任丹尼尔•拉奇(Daniel Large)表示:“在给非洲带来希望方面,中国人相当成功。人们几乎有一种虚幻的感觉,即中国人在非洲神乎其神,但实际上,他们也在遭遇很多同样的问题。”

中国人还面临着他们自己制造出的新难题。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最近在评述肯尼亚大选后危机时表示,民主并不适合非洲。这引起了非洲大陆的政客和反对组织的愤怒,其中不乏某些有朝一日可能掌权的人。这种愤怒突显出,通过将其商业利益与非洲一些采取高压手段的政权(特别是苏丹)紧密捆绑在一起,中国在更长期将面临风险。

与此同时,塞内加尔政府仍然依赖于以法国为首的传统盟友,为其不断扩大的预算赤字提供资金。尽管中国政府的金融实力难以匹敌,但中国企业正面临来自其它正在非洲寻找商机的新兴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例如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在与跨国企业竞购石油控制权时,中国企业并非总是拔得头筹。全球所有国家都在觊觎尼日利亚的油田。分析人士认为,为了踏入这扇门,中国不得不付出偏高价格。

主动权在非洲手上

对于非洲政府而言,优势在于它们可以让这些国家互相竞争,以便从中得利。另外,在对某个外国盟友形成任何新的依赖方面,一些非洲国家持谨慎态度。安哥拉副总理阿吉纳尔多•雅伊梅(Aguinaldo Jaime)表示:“中国相当重要,因为它正为我们的经济提供巨额融资。但实际上,我们的政策是多元化的。”安哥拉是中国贷款的单一最大接受国。

还有人担心,尽管中非贸易的方向正在改变,但其围绕原材料出口和制造品进口的本质并未改变。

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Thabo Mbeki)去年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挑战在于,你确实可以发展中国与非洲大陆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与非洲和前殖民地强权形成的关系并无两样。”

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开发项目方面的作用,可能有利于非洲的开放,并提高非洲商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和其它国家最终可能发现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非洲的优势。但在不太乐观的情形下,中国的作用将逆转近年非洲统治在提高民主问责程度上的进步,其廉价进口将破坏非洲的产业,而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最终将与非洲过去那些华而不实的项目更为相似。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非洲手中。

“当然,他们(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商业利益。这很正常,”非洲开发银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Donald Kaberuka)表示。“我认为,定义并影响中非关系的应该是非洲和非洲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15 12:39:00

个人觉着

加大进口必将会对民族企业造成冲击

非洲要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提高

必将付出一定的代价

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6 11:16:00
中国与非洲的冲突与矛盾,也是值得关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