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918 69
2014-02-07
大过年,难得家人相聚。我的一个小舅舅,年过40,从小不爱读书,初中没读好就去入伍当兵,但对经济政治充满热情。
小舅乘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上网浏览了许多文章,新浪网、凤凰网爱不释手,自己已经觉得是“半个专家”了。每每看到读博的我,就爱过来跟我侃侃而谈。不过他虽然吃着公家饭(事业单位),但天天吐槽ZF,而且把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归结为“制度”,觉得制度好了一切都好了(又是民主之后杀全家?)。
我最初还语重心长,认认真真地跟他讨论,后来发现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而且还被拉低到他同样的水平然后被他击败。
我母亲经常对我说,让我跟小舅吹牛去。如果不去吹可能又被家人觉得是“高傲”,读了点书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在那些鄙夷之人眼中,文科类学术研究难道就是吹牛功能?
于是乎,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吹牛和学术讨论究竟有什么区别?
1.学术讨论是建立在一些学科共识基础上的,吹牛则 不必。
比如讨论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你总得对我国经济改革历程有一个总得认识吧。讨论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你总得对我国经济资源总量,人均资源量在世界上的位置有个大概认知吧。吹牛则主要把某些观点,或者综合一下二手材料拿来讨论讨论就可以了;甚至东拉西扯,把各个领域的东西都混为一谈,感觉自己是“半个专家”。
2.学术讨论是建立在一套术语上的,吹牛可以很直白。
术语本身就包含了很复杂的逻辑和内容。比如一群学者在一起讨论,用到了“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一词,或者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大家直接就能心领神会了。吹牛不可能跟低水平的一方先耐心说这些概念,然后再讨论,这样毫无疑义。
3.学术讨论逻辑性要求很高,大家都要求有谦虚接受意见的态度,而吹牛主要比气势。
学术讨论首先是在共识、术语基础上的讨论,其次论点、论据和论证都要求有逻辑。当自己的观点确实站不住脚时,要能虚心接受和聆听别人的意见。而吹牛则不是,关键是谁有气势谁就牛。大众往往喜欢听有气势的,甚至带有一些情绪化的观点而非理性、耐心的探讨。
4.吹牛时你认真你就输了。
吹牛是打发时间,学术讨论是为了获得进一步的成果。别太把吹牛当一回事,学者一旦认真你就输了。
5.上述讨论同样适用于与“民科”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7 13:52:52
一句“我认为应该。。。”,或者“肯定是(不是)”,就可以秒杀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3:57:10
有意思啊~偶尔吹吹牛有益健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3:58:24
学术偏推理,吹牛偏归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4:06:24
还是在心态吧。搞学术的,首先就是谦虚,对自己的论点会进行谨慎的论证;吹牛嘛,俗话说:吹牛不上税。没有学术规范的制约,说什么也不用负责任。同样用老话讲就是“抬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4:09:48
吹牛时大家都是选择性地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例子,而故意忽略反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