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一统的计划经济可以产生合理客观的的计量体系,同时应该指出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必须遵守会计制度,不允许其他的会计制度存在,企业的管理层凭什么任意定价。
价格,狭义上是指市场上商品在交换的一个比例,一件物质东西或一项服务。而广义的价格则是指“向我们提供选择的条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需要的是广义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这种特定形式下表现出来的价格。经济问题在指导我们行动中有三种指导条件(1)指导进行行动的的先后次序(2)提供“其它选择方式或者说是方法”的知识(3)有关现有资源数量的知识。
价格可以体现个体及微观组织各自决策及选择的尺度,也是决定社会各工种分配的条件因素。计划经济选择行动的先后次序(条件1)和提供其它选择条件的知识或者说是知识平台、结构平台(条件2),对这些两个要条件的了解程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和其它经济一样。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会计制度下企业管理人员与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讨价还价的企业家(资本家),将有完全相同的知识或者是完全相同的缺乏知识。
计划经济也可以通过会计制度来试验错误并代替市场。中央计划局规定物价并监督所有的厂或车间(企业),以中央规定的会计方式进行核算,不允许它们使用其它的会计方法(企业只能选择计划局确定的会计价格来计量)。一旦物价的参数函数被作为一种会计规则,价格结构的均衡条件就被客观建立起来。每种商品供给数量必须相等的条件才能选出会计价格。只有合理的会计价格才不会导致各机构之前的决策相互矛盾。只要不是合理价格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反映出生产性要素或者是商品的剩余或者不足。因此必重新定价,可以说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会计定价将不是任意的,中央计划局在定价的的随宜性或错误,都会通过核算充分的暴露出来,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修证。
当然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企业必须遵守两点规则,1、企业只能选择中央计划局规定的会计价格来计量使其选择平均生产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2、企业必须把生产规模指定在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中央计划局规定的会计价格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