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3146 1
2014-02-08

     20世纪初到二战,一帮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凑钱盖拱廊和五分钱电影院(俗称镍币影院,即每场剧5美分一张票),然后在那里放无声电影(1927年诞生有声电影)。之后,拥有了大笔资金后将电影院扩展成连锁院线戏院,雇人骑自行车在各影院之间运送电影胶带。当电影成为全国人民热衷的活动时(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5700万人—一半以上的居民—每星期都去看电影。即使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每周去看电影的人也增长到7500万,不仅是看正片,也看新闻影片、喜剧短片、动作系列片和卡通片,当时电视尚未诞生),他们创立了发行网络为其他放映上服务,接下来很自然地插手内容端成立制片厂来保证拥有足够的影片。

    镍币电影院以低价撬动出空前绝后的巨大观影需求。和工业时代许多产业一样,低价往往是撬动市场需求的不二法门。美国城镇化与1900年之前就已经完成,1910年代出现的镍币电影院撬动了美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空间。以通胀调整后的口径来看,1930-1950年间的美国电影消费支出创造了空前绝后的记录。


    图表1:美国电影消费支出(1929-2009)



    图表2:好莱坞八大制片厂概况



    创始人:卡尔·莱默尔(CarlLaemmle,1867年1月17日-1939年9月24日),德国移民,威斯康星州的奥什科什城服装店老板,40岁时利用几千美元积蓄在芝加哥建立了自己的镍币影院,并逐步积累了资本。


    莱默尔在院线渠道上做了两次变革:


    垂直一体化建立制片厂。作为院线渠道商,他意识到制片供给不足和质量差造成渠道需求被压抑,很快在纽约设立了一个名叫I.M.P.的制片发行公司。这个名称既含有“小魔鬼”(英文Imp意为“小魔鬼”)的意思,同时又有“独立影片”(IndependentMotionPicture)的意思。


    开创明星制度。莱默尔率先发现了明星效应带来的商机。首先把号称“比沃格拉夫女郎”的佛洛伦斯·劳伦斯抢过去,以后又挖到玛丽·璧克馥。值得说明的是,首位明星劳伦斯,后来被莱默尔解雇而生活潦倒。


    20-40年代的发展:由于1915年环球影城制作能力提升,公司在随后出产了大量的、低成本影片,如西部片和恐怖片。


    但是由于创始人莱默尔自身局限性,一直坚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发展的策略,限制了环球影业在连锁院线上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在20-40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垂直一体化协同规模较小。创始人:威廉·福克斯WilliamFox,靠经营“一便士游乐厅”起家,后转向电影发行和放映生意并获得成功。其镍币院线的营销策略是先在影院引进免费的杂耍表演吸引观众,然后再把他们引到楼上的放映厅付费观看影片。


    首创连锁院线。靠镍币院线的营销策略,福克斯在五年内赚了二十五万美元,此后开始在纽约大量收购影院,于1907年成立了“大纽约电影交易所”,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发行放映商之一。


    垂直一体化发展。威廉·福克斯将他的福克斯电影公司从美国东海岸迁至好莱坞,开始放手向制片、发行、放映业务全面扩张。


    20-40年代的发展:1929年股市大跌过程中福克斯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几近衰落的福克斯电影公司在1934年与20世纪影业公司(电影制片人约瑟夫·申克JosephSchenck和导演达里尔·扎努克DarrylFrancisZanuck创立)合并为“20世纪福克斯影业”。扎努克成为与楚克尔齐名的好莱坞著名制片人,贡献了奥斯卡获奖影片《怒火之花》(TheGrapesofWrath,1941)、青山翠谷(HowGreenWasMyValley,1942)等经典,最终成为五大制片厂之一。


    创始人:阿道夫·楚克尔(AdolphZukor),当时著名导演,侧重于拍摄故事长片以吸引中产阶级。当时单调粗糙的短片已经和观众不断变换的口味脱节,而此时阿道夫·楚克尔倡导的故事长片成为潮流。楚克尔的制片生意开始于好莱坞附近一个简陋的马棚,1912年成立了名角电影公司FamousPlayersFilmCompany,1913年共完成了五部电影。


    从1914年开始,名角电影公司公司与杰西·拉斯基JesseL.Lasky旗下的拉斯基制片公司均通过当时全国性发行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由犹他州剧院老板赫德金森W.W.Hodkinson成立的),来发行电影。但是很快楚克尔就认识到派拉蒙作为发行方的优势地位,于1916年与拉斯基一起将其并购,合并为名角-拉斯基公司(FamousPlayers-LaskyCorporation),并沿用派拉蒙影业ParamountPictures作为统一的发行方。


    20-40年代的发展:派拉蒙在楚克尔的领导下迅速做大,统治了整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业。


    签下并培养了许多早期电影明星,包括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伯林·佛雷德利克等人,并以知名演员和普通演员开始影片分级定价制度。


    派拉蒙创造了所谓的包档发行(BlockBooking),这意味着一个放映商如果想要一个特定明星的电影的话,就必须买下一整年的派拉蒙公司的其他产品。


    融资并购发展连锁院线。随着美国连锁院线模式的发展,华尔街开始介入,派拉蒙很好的利用银行资金迅速做大院线连锁。1930年兼并了拥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PublixTheatres,再改公司名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Paramount-PublixTheatresCorporation,即在资本的帮助下,拿下渠道,迅速建立发行体系。


    期间,派拉蒙还出现了一个影响那个时代的好莱坞人,派拉蒙的CEO巴尼巴拉班(BarneyBalaban)。他将这家好莱坞的制片厂建成了现代商业企业,建立垂直一体化体系。公司雇佣的律师和MBA人数超过了电影明星,其中律师负责合同,版权交易,MBA负责会计管理;他第一个提出,制片人地位高于导演,尽力节省各环节成本。1946年,派拉蒙赢得4亿美元的创历史记录的利润,在20年内,在好莱坞无人打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8 15:42:56
有全面数据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