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23 1
2014-02-09

【推荐阅读】新华社预测2014楼市:泡沫被挤掉 二三线房价下跌

  余丰慧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整个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各行业投资经营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挫情况下,2013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却一枝独秀、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12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6.0634,0.0024, 0.04%)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1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新增房地产贷款2.34万亿元,同比多增9987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8.1%。仅房地产新增贷款就占到2013年房地产总投资的27.2%。

  2013年近三成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贷款占全年房地产总投资近三成。同时,加上信托等影子银行资金大举进入房地产领域,负债性的货币信贷资金占到房地产总投资的50%以上是一个保守估计数据。

  从分项目结构上看,2013年12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加2070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季末低3.3个百分点。主要是在信贷收紧后,地产开发资金主要依靠信托平台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虽然笼子里贷款资金增速相对较低,但货币资金进入地产开发并不少。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7260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比上季末低4.6个百分点;全年仅增加1530亿元,说明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商业房地产领域。

  从去年近三成贷款流向房地产领域,折射出楼市火爆依然主要依赖于信贷的支持,信贷宽松是这两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涨的最关键原因。房价高位运行,房地产总价值急剧膨胀,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国民收入的承受能力,也远远超出整个国民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居民收入上涨幅度,大部分购房者买房都依赖贷款等高负债,这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隐患越来越大。

  如此巨大的货币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带来三个恶果。首先,无节制推高房价,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是高房价的元凶一点也不言过其实。货币超发、信贷膨胀、银行贷款、影子银行资金大规模无节制流向房地产领域,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其次,已经在酿造经济金融巨大泡沫风险。最近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担忧的团体和人士越来越多。基本态势是,除了一些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泡沫正在加剧破灭外,一线城市住房已经显露有价无市的市场迹象。这种僵持状态如果持续下去,房地产雪崩是大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喊了十几年房价上涨、楼市无风险的任志强近日突然改口说,2014年房地产市场风险非常之大。国际市场的最新情况是,新兴市场体国家货币汇率已经开始较大幅度的贬值,新一轮新兴市场局部性金融危机已经露头。随着美联储近期加大量化宽松退出步伐,从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大举撤资回流美国将越来越严重,这是造成中国房地产资金链条断裂、泡沫被刺破的外部因素。

  再次,房地产泡沫的财富效应使得资金资本等生产要素全面涌向房地产行业淘金,造成实体经济越来越缺血、越来越不景气。一个房地产“坏孩子”正在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吸吮实体经济血液,使得百业凋零,经济陷入极度困境不能自拔,最终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伤害。

  因此,中国房地产已经躲不过泡沫破灭这一大劫,关键是,一定要尽快控制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野蛮生长,从税收、信贷以及严管影子银行资金流向上卡死流向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通过有把控的操作使得房地产行业泡沫慢慢被刺破,实现软着陆,从而减轻对中国经济的伤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9 11:41:16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2014年将会怎样?上自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新华社文章指出,无论是从央行的居民问卷调查,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房价仍然是高,涨势依然不减。不过,在2013年,随着温州、鄂尔多斯(8.07, 0.14, 1.77%)等房价经历“滑铁卢”城市的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对于2014年的房价也有了新的期待,随着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和投机资本的撤出,房价泡沫并非没有被挤压掉的可能,涨价不是唯一的答案。

  经过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局面之后,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2014年里,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出现下行。

  “如果说2013年房价总体特征是‘一条线’:震荡上行,有惊无险的话,那么对2014年,可以形容为‘退烧年’:高位震荡,渐趋降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认为2014年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房价也会依旧稳中有升。

  “尽管2013年的房价经历了明显的上涨过程,但是各种信号明显指出2014年的房价走势,或许将以稳字打头,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指出,除了调控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因为土地供应量大增,必将带来房屋供应量的增加,而市场需求在一定期限内变化不大,供应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就失去上涨的底气。

  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新华社文章称,实践证明,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化调控已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房价“脱缰的野马”,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需长远地建立“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ZF调节”的政策引导体系。可以预见在2014年的楼市调控中,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为调控主流。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2014年在中央ZF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各地可能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仍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而库存较多的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只会松不会紧。 据新华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