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7302 46
2014-02-13
热烈欢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晓星教授于2014年2月14日下午3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感谢刘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的学术交流。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和 金融学中的风险模型对现实经济危机的预测效果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刘晓星,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后,金融学教授,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全国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江苏省金融青联委员,江苏省科技创业导师。

研究方向:
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与风险监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已经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以独立或作者在《世界经济》、《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南开管理评论》、《国际贸易问题》、《财经问题研究》、《金融论坛》、《数理统计与管理》、《管理学报》、《科研管理》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CSSCI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

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化条件下流动性冲击金融系统稳定的传导扩散机制及其监控研究
   (基金号:71273048),2013.1~2016.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新型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
   (基金号:70973028) 2010.1~ 2012.12  (结项)
[3]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流动性调整的高阶期望损失模型与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
   (基金号:20070410665)2007.3~2008.10 (结项)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号:07JC790022)2007.12~2010.12 (结项)
[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号:7301175)2007.9~2009.9(结项)


近年来的著作
《基于VaR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


近年来独立或作者的代表性论文
[1] 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世界经济》(CSSCI),2011(11)
[2] 金融压力指数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CSSCI),2012(3)
[3] 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度量——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 2009(7)
[4] A note on hierarchy evolutionary game.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Vol.5(11)(SCI)4
    June,2011
[5] 银行监管对银行发展的影响《金融论坛》(CSSCI)2011(1)
[6] 基于稳定发展视角的银行监管效果分析.《财经问题研究》(CSSCI),2011(6)
[7] 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从牵头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的过渡,《现代财经》(CSSCI),2012(10)
[8] 基于VaR-EGARCH-GED模型的深圳股票市场波动性分析.《南开管理评论》(CSSCI),2005(5)
[9] 我国出口船舶建造融资的金融创新研究.《国际贸易问题》(CSSCI), 2003(9)
[10] 基于压力测试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财经问题研究》(CSSCI),2009(9)
[11] 风险价值、流动性与市场风险计量.《财经问题研究》(CSSCI),2008(1)
[12]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动因、挑战与问题:基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CSSCI),2008(3)
[13] 基于Copula-EVT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VaR和ES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CSSCI),2010(1)
[14] 中外主要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关系研究.《管理学报》(CSSCI),2009(10)
[15]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CSSCI),2003(10)
[16] 个人消费信用评级及贷款决策研究.《消费经济》(CSSCI),2003(6)
[17] 银行项目贷款风险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科研管理》(CSSCI),2003(6)
[18] 我国金融监管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CSSCI),2003(6)
[19] 中国造船业的行业分析.《当代财经》(CSSCI),2004(7)
[20] 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比较研究.《财经问题研究》(CSSCI),2006(1)
[21] 基于VaR的银行监管与银行风险策略.《统计与决策》(CSSCI),2007(2)
[22] 非线性视角下我国居民通胀预期调整机制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CSSCI),2013(2)
[23] 动态条件下基于VaR的银行资本优化模型.《统计与决策》(CSSCI),2006(12)


近年来的获奖情况

[1] 江苏省2012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

[2] 东南大学2012年度中泰国立奖教金三等奖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13 08:42:05
坛友xueyingzhao:
刘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两个问题:您对现在十分火热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您认为金融学中的风险模型对现实经济危机的预测效果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3 08:42:06
坛友xjchr1996:
刘老师好,想请教一下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实证分析类金融学文章,我们应该做哪些功课?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3 09:07:38
刘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人财物所有的资源根据计划走,但是在市场条件下,自由资源按照资金组合配置,如果资金效率低,资源配置效率就是低的。为了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必须有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而没有风险,没有违约的情况就不可能出现风险定价。如果国内金融产品全是刚性兑付,隐含担保,没有违约事件发生,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市场。
      那么如何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呢?想请教您的看法,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3 10:21:06
刘老师,您好!
我想问一下:1、如何来界定互联网金融?是单单指互联网公司推出的金融服务或产品?还是包括金融机构推出的网络服务?2、这两个主体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3 13:03:49
刘老师,您好!国内股票市场的政策依赖性很强,综合分析这和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有些相似,相关政策的的出台在两个市场的产品需求者的决策中占有过大的比重,我认为与其说是由于ZF对经济的过分干预,不如说是由于是ZF在直接参与市场行为,这样导致了在两个市场的投机行为。我想请教刘老师,在金融市场中,这次改革是如何改变这种境况的?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