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18 1
2014-02-18

跑部钱进”不再有门路

2014-02-17 09:01

      日前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并提出6点要求,明确提出清理、整合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切实解决“跑部钱进”问题。
    “跑部钱进”可以说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财权、投资权高度集中于中央,“跑部钱进”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当时的大小官员都知道计划就是经济,只要在国家编列的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年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投资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跑部钱进”现象有所减少。但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跑部钱进”却再一次“死灰复燃”,网上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要想富,多跑部,烟酒土产搭桥,‘工农兵’来铺路,‘四大领袖’出面,美元英镑结束。”
    “跑部钱进”主要“跑”的是有资金、项目等审批分配权的中央部委,而这“钱”主要是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由有关项目所带来的引致资金。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事项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转移支付项目,主要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据了解,被地方官员俗称为“专项补助”的专项转移支付有20多个大项,200多个小项,资金规模年年都有2万亿元左右,共有某些上级政府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立项审批及分配发放如同橡皮筋,根据基层公关力度的大小,伸缩自如,倾斜随意。为了争取有限的专项补助,许多地方只能适应“跑部钱进”的节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省里甚至中央主管部门“讨价还价”。每次人大会议期间,每到年终岁未,各大管钱、管投资、管项目的部委门前,就聚满了前来“跑部”的地方官员,车水马龙,甚是热闹。
    可见“跑部钱进”的背后是的症结很大程度在于转移支付上。
    清理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关乎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公平。规范专项转移资金,才能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更大作用。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近日,财政部也积极回应基层关切,表示要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放一批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编制2014年预算时,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到170个以下。
    不过深究起来,转移支付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转移支付的项目多少和规模如何,而在于透明。现在转移支付的详细数据看不到,这些钱的去向和用途都无处可查。同时,转移支付的碎片化也很严重,中央很多部门都可以进行转移支付,其规范和程序都不透明。不透明不仅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更使地方心里没有底,不能确定每年能分到中央多少资金,能拿到多少钱完全看跑的力度,“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
    透明和统计细化是转移支付制度必须尽快完善之处。尤其是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透明度迫在眉睫。不仅要公布资金的数额、规章、用途,还要公布所需条件以及使用程序,从资金划拨到使用,从头到尾,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这样就不会再有人能够钻空子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当然透明化必须会受到方方面面利益阶层的抵制,需要制度、机制、体制、法律等综合要素和层面的改革支撑,从目前实际情形看依然是任重道远!(转自赵海均搜狐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18 17:14:07
跑部钱进不再有门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个花样,照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